“芳华待灼,遇见浙师”——记我院教师余凡带来的师生交流会


528日晚,我院“芳华待灼,遇见浙师”师生交流会于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会议室进行。本次交流会由我院教师余凡担任主讲嘉宾,相关专业本科生到场聆听。



活动伊始,师生共同观看《风雨哈佛路》电影片段,并朗读相关文本。围绕三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主人公丽兹为什么不读书?后来她为什么再次选择读书?是什么因素促成她的转变?

“在人生最阴暗的时候,我们需抱有对光明的渴望。”从电影的细节出发,尹莉莉分享对青春的感受,强调“爱和乐观”的力量。将电影《热血教师》与《风雨哈佛路》作对比,吴月江鸿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当下贫困儿童的现状,发人深省。



就学生观看影片后发表的想法,余凡老师分享选择《风雨哈佛路》的原因:时代发展激励青年追求梦想并敢于奋斗,该影片恰好切合主题。

以歌曲《怒放的生命》为引,余凡老师结合自己的大学经历,阐释“青春奋斗”主题:青年应具有奉献、牺牲精神,任何时刻都应保持宏大的理想情怀。

“很多时候,人生就像走在两堵高墙中间,看起来你在不断选择,实则是在汹涌人流的裹挟中,跌跌撞撞往前走。”余凡老师引用该句,点出青年凸显个性、坚持个人兴趣爱好的重要性。



借丽兹奋斗的青春经历,余凡老师给予真挚意见:希望同学们认清自我价值所在,不屈从于现实与理想的错位环境,拥有自己的专长、爱好,与成东青一般,树立大学四年读完800本书的目标。

“我与浙师”环节中,学生分享自己在浙师大的点滴生活。

周家纬现场演唱一段戏曲,表达对文学的热爱,并深情讲述8个月时间里转专业的故事。“我做了一个温暖的校园梦。”他衷心感谢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同学,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抱有期许。



“想法和行动之间存有漫长的准备期。”从丽兹逆袭的故事中挖掘奋斗价值,韩心叶表示,她将秉持热爱,一直走在求学路上。在书籍阅读方面,吴俞铮深受慈波、景盛轩老师和两位朋友的影响,希望能够从迷茫、狭小的世界中脱离出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余凡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肯定该活动的价值:为同学们抒发己见、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提供舞台。从个性角度出发,他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保持活力,做到“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成禹/ 黄 瑶婷、韩旭、章琳/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