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艺”尚“德”,品味文学——记《艺术的故事》与《道德的谱系》交流会

11月18日晚,我院“艺术的故事”“道德的谱系”读书交流会在24-407教室举行。本次交流会由我院教师刘婧文主讲,我院本科生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聆听。

一场艺术与文学的邂逅——《艺术的故事》的交流

交流会伊始,以贡布里希的观点“人文学科研究者学好外语,才能打破地域、文化、语言的限制”为引,刘老师强调文学与艺术的相通性,建议同学们多角度地学习人文学科。

师生交流环节中,就“伟大的觉醒”这一论题,同学们围绕“艺术的故事”展开深入探讨。有同学以“古希腊建筑灵动之美”和“人体雕塑的体态美”为例,认为古希腊艺术家批判继承古埃及技艺、展现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是一种伟大觉醒。

刘老师肯定同学们的独到见解,并一一给予点评。结合比较文学现实发展态势,她肯定同学们分享古埃及建筑艺术的意义,引导他们跨学科深入研究文学作品。

品鉴经典,“道”“文”同行——道德的谱系分享

提及“道德的社会存在”,同学们联系《道德的谱系》具体内涵分享个人观点。据科研新词典释义,有同学围绕“被接受性”“限定性”“价值性”三个角度,对社会道德的判定进行解读,强调统治者在道德界定中起到的主导作用。

“奴隶主的道德具有独立性,而下层奴隶的道德带有攻击性。”借尼采的观点,刘老师深入阐述道德的社会功能,强调其对约束民众行为的导向作用。将中西观念作对比,以历史观念为切入点,她提出新的思考方向: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道德意义的建构不同。“看待历史研究对过去的解读更有现实意义。”刘老师进一步指出。

在刘老师对中西社会道德心理的阐释过程中,多名同学就“道德的社会意义”“道德的契约价值”“道德的内化与外化”提出疑问。针对该问题,她简要剖析道德内涵,指出道德是介于内化与外化之间动态发展的社会规则。

谈及道德对社会影响的双重性,刘老师以《局外人》中无政府主义者形象为象征,建议学生加强对道德的探索与解读,以主观真实的态度看待善恶,提高人生意义获得感。

最后,刘老师补充道:“要在文学作品的出其不意处,合理使用理论,进行文学批评。”她介绍中外文学大家论文创作的三种方式,即文本分析、纯理论构建和理论再创作,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

经过本次交流会,同学们对艺术、道德与文学的相关性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学术研究,拓展了自身的文学视野。

(阚梓匀、成禹/文 郑乙/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