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传记之文学,探未来之教育 ——记“传记文学:未来教育的第一读本”讲座

1022日下午,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文学学会会长赵白生教授做客我院,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传记文学:未来教育的第一读本”的讲座。本场讲座由邱江宁教授主持,相关专业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赵白生按照时间顺序,以当代潮流、历史渊源、文类嬗变、内在价值四个维度系统介绍传记文学。

围绕“传记文学和未来教育怎么融合”“未来教育是什么样子的”两个问题,赵白生提出教育三个新的面向归根结底就是面向未来的观点。聚焦新未来性,赵白生援引王亚平的事迹,以新的中国形象阐明如何界定新未来性。

随后,他以邓小平、奥巴马为例,表明传记文学是当代潮流,“未来教育”应重视过去的有效性,指出传记文学是未来第一文类,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传记了解人物、了解未来,从传记看到未来的创新性。

经验的经典化方面,赵白生阐述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经验指出要重视思想上的训练。在自我的寓言化方面,着重介绍黑泽明对人性、自我的认知;在身份的象征化方面,他强调创造的重要性以及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他指出,传记本质上就是有关身份象征的故事。

最后,新未来性的充要条件是所养、所本与所为。赵白生教授坦言:所养是经验所本是做人。今之成大事者,最重要的一点是所为,传记文学是在鉴明我们的身份

(周语彤、陈泯桦/文 陈奕宏/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