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浙江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国学文化节暨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朱慧,学生工作处思政科科长陈海峰,人文学院副院长王荣华,人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崔小敬,校研究生会主席团代表齐昕担任大赛评委。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莫世亮,学工办柴培森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山河无恙,人民安康。决赛现场,陈涵琳等同学的《我看见》声情并茂地赞颂疫情中的逆行者。张曦心同学的《爱在围城》寄托了“阴霾终将消散”的美好祝愿。“疫情大考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分外事”,员伟熔等同学的《相信(节选)》展示了中华儿女同向同行的初心和使命,引得观众连连喝彩。沈岑萧等同学的《守望》赞美民族危难之际的中华脊梁,展示出“危难可以困住一座城,但困不住守望相助的信仰”的人间大爱。章嘉悦等同学的《爱若星河》献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讴歌伟大祖国的坚强后盾。
革命先烈以钢铁意志筑成精神长城;时代榜样以坚定信念开辟崭新道路。林舒心等同学的《秋瑾》配合精彩的舞蹈,歌颂从容不迫走向刑场的女英雄秋瑾,其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英勇就义的精神深深震撼着在场观众的心灵。王紫情等同学的《前夜:枪声与旗帜》铿锵有力地喊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喷薄出势不可挡的革命力量。郑简之等同学的《年轮》以激昂之情颂扬了中国人在面对大灾大难时携手共度的爱。吴恭蕊等同学的《逆行》致敬新冠肺炎面前迎难而上的第一批“逆行者”。身前是战场,身后是祖国,在逆行的道路上,他们的背影愈发发高大。埋下一颗种子,孕育一世情怀,黄凯玥同学的《妈妈,稻子熟了》娓娓道出袁隆平爷爷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俞坤宏等同学的《青春中国》使我们看到了响应共产党号召的进步青年,将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初心坚如磐,见贤更笃行。缅怀是为了更好的前行,传承才是最好的纪念。章方颖等同学的《这盛世如您所愿——致敬李大钊先生》歌咏在黑暗中探索真理,寻找光明的李大钊先生。王多多等同学的《青春》激情澎湃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时代强音。方怡文等同学的《前夜:枪声与旗帜》咏叹革命者的英勇奋战,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贺洁等同学的《天使》赞美如天使般纯洁的医护人员。董彦杉《逆行的翅膀》颂赞医护人员用自己洁白的羽翼庇护着神州大地的高尚情怀。曹平安等同学的《我看见》满怀深情地称颂疫情中平凡而伟大的英雄。
本次大赛还邀请了诸多表演嘉宾,他们的表演为整场比赛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裘婧妍、徐铭、黄子真、吴永和的琵琶四重奏《夏》为我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令人回味无穷。汪初颖的舞蹈《生命的河》以轻盈的舞姿演绎川流不息的生命长河。张文娴的一首粤语歌《春夏秋冬》让观众沉迷其中。琴韵艺社、砚边艺社的李皓冉、林栩如、李笑妍的《关山难渡》琴声朗朗,墨香四溢,让人赞不绝口。人文学院研究生会的成员们也精心准备了光影剧《百年大业》,诉说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取得成功,在奋斗中赢得百年的辉煌历程,赢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大赛尾声,陈海峰老师进行点评。他在对同学们的表现予以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提出了包括主题内容、表现形式、语速节奏等方面的中肯意见,并祝愿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成为更富诗情,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颂读诗词经典,传承革命力量,展现时代芳华,第十二届国学文化节系列活动期待每一位同学的参与。
附:浙江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国学文化节暨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决赛获奖者名单.docx
(文:李玲玉 / 图:陈思斯 / 摄:李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