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回望一个承前启后的外交体系——记“阿马尔那体系: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体系”讲座

1122日晚,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袁指挥为我院学子带来一场题为“阿马尔那体系: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体系”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由我院历史系主任刘昌玉教授担任主持,相关专业学生线上聆听。

讲座伊始,袁指挥介绍了阿马尔那时代的划分,他利用地图,细致讲解阿马尔那体系的地理范围,使同学们对这一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关于阿马尔那体系的成型,袁指挥以地理图示、出土遗址为引,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西亚体系和埃及体系的变迁,阐述这两大体系对接、碰撞后形成阿马尔那体系的过程。

袁指挥从等级性和多元化结构、次级体系的多元结构、次级体系间的边缘的重叠性以及次级体系间平衡的暂时性四个方面剖析阿马尔那体系的结构。古今汇通,他联系当今的国际外交理念,比较大国、小国与附属国的异同,由浅入深地阐释体系的结构。

围绕“阿马尔那体系的特征”,袁指挥通过朗读埃及书信、解读楔形文字的方式,生动展现阿马尔那体系“交融混同的面相”这一特征;他利用埃及书信的史料,从日常赠礼、使节赠礼、嫁妆赠礼三个方面分析“以礼物贸易为支柱”的特征。

最后,袁指挥以外交形式齐全、和平外交的典范、跨域外交鼻祖来评价阿马尔那体系。他强调阿马尔那体系是西亚—北非在晚期青铜时代形成的一个外交体系,该体系开创出“一个国际性的大国政治时代”,代表着古代西亚——北非外交体系的最高发展水平。

在交流环节,袁指挥同学生就西亚各国资源的使用问题、阿马尔那体系下各国的应对方案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主持人刘昌玉总结本场讲座,以“学会认识历史”寄语学生,鼓励同学们加强古代语言、古代文字等基本功的训练,善用考古、文献资料来学习世界古代史。

(汤鸿琼、郑子彤/文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