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台北故宫博物院林天人研究员做客人文学院24幢四楼研修室,带来一场题为“这世界有没有博物馆重要吗?——兼谈大学成立博物馆的必要”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员冯建勇教授主持,相关专业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林老师阐述了博物馆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他以“人类文明之路艰辛而漫长,但文明却脆弱不堪”为引,展示世界各地博物馆被烧毁的触目惊心的画面,呼吁保护现存文化遗产。他从博物馆“打开”一座城、博物馆建筑是都市文明表征两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博物馆既是地标式展示,也是都市的文创作品。
林老师从同一性和特殊性角度剖析了“展览与研究”的关系——博物馆展览是广义学术研究的一环。围绕“博物馆疲劳”这一话题,他分析了观众在逛博物馆时体力耗竭、兴致不高的“症状”。
谈及博物馆建设问题,林老师认为,现今任何事物皆有可能变成博物馆。从博物馆是媒体的本质出发,他讲述博物馆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并分享国内外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接着,林天人以想象的共同体为切入点,探讨了大学博物馆的功能,提出博物馆功能应不断演进,融教育、娱乐于一体,并强调未来要兼顾博物馆展示内容及应用。
针对“这世界有没有博物馆重要吗?”这一问题,林老师指出,博物馆现象已是社会文化事实,博物馆事业和研究场域都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围绕大学成立博物馆的必要性问题,林老师阐释了大学精神的要义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并指出博物馆是大学重要的文化资产。就大学博物馆面临资金匮乏、人才短缺等困境,他从“重新定位”“组织改造”“重新建构”“培育人才”四个方面介绍博物馆开拓新转机的办法。他还建议提高博物馆专业性、发挥博物馆的多元性,以获得博物馆的永续发展。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林老师以策展人与观众的关系为例,强调策展人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建议观众借策展人这一桥梁深入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
至此,本次讲座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周语彤、项楠/文 陈建强、叶一涵/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