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96级校友姜鹏主讲浙师大校友“北山论坛”

48日晚,浙师大校友“北山论坛”云讲堂系列讲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浙师大历史系96级校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姜鹏老师作为首讲嘉宾,为师生们带来《“礼”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的精彩讲座。

姜鹏校友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特别提到在浙师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的宋代思想史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接着姜鹏从“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出发,详实细致、幽默风趣地讲述了“礼”的功能与作用,认为“礼”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文化,其社会功效在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姜鹏追根溯源,表示从考古发现“最早的中国”开始 ,青铜器便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礼仪特征,而文物“璋”的形态变化更是礼器与文明传播发展的重要写照。“礼”作为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既承续了殷周以来的基本内涵,又立足于时代不断丰富创新。

姜鹏从“礼”与中华文明的赓续、孔子论“礼”等方面进一步阐释了“礼”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强调了“礼”的双重性特征,即待人接物之“礼”与克己自律之“礼”。在“礼”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方面,姜鹏以点带面,就社会个体进行分析,指出冠、婚、丧、祭四礼贯穿于中国人生命的始终,冠礼是个体作为社会人的开始,婚礼是连接生与死的桥梁,而丧、祭则是个人血脉的延续与继承的重要仪式。姜鹏强调,“礼”并非局囿于个体生命的不死,而是借由生命的延续以达到种族与文化的“永生”。

讲座最后,姜鹏与同学们进行了连线互动,并就“礼崩乐坏”、“王朝末期复古礼仪的出现”等问题作了细致的探讨。

“北山论坛”云讲堂作为浙师66周年校庆的专题学术活动,将在校庆期间推出6场系列讲座,旨在邀请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通过云端讲堂、双向互动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在校师生与校友的沟通交流,传承浙师精神,形成育人合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