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浙江省历史特级教师、嘉兴市历史教研员、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戴加平老师带来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郑流爱老师主持,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张禄佳老师出席,历史学本科生、卓越教师班学员、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百余人在线聆听。
本次讲座围绕“何为‘有效’的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的设计策略”“优秀教学设计的设计依据”三个问题展开。
针对第一个问题,戴老师引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着重阐述“有效”两字,鼓励大家拓宽视野、放大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避免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谈及“优秀教学设计的设计策略”,戴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桐乡高级中学郑婷婷老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优秀课例,就教学设计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凝练课魂,明确直指素养的教学目标”,提醒同学们要在研究课标、单元主题和该课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课魂”,以此完成关键知识的选择及结构化,实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耦合;二是强调支持性学习工具的运用,以有效达成促成深度学习、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支持性学习工具包括富有寓意的故事、围绕课魂推进的问题链、时间轴与地图的协调运用,以及多功能表格的开发应用、结构化的板书设计等。
关于“优秀教学设计的依据”这一问题,戴老师立足于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要求,鼓励大家形成新的教材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运用知识,认识历史;任务驱动,展开探究;学生参与,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环节,戴老师与郑流爱、张禄佳老师以及各位同学展开交流,就大家提出的“如何针对一段材料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教学历史性故事与概括性阐述如何选择”“如何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等问题进行详尽回答。
最后,郑流爱老师总结:要看到优秀教师身上的专业素养,向优秀教师学习,成为历史教学的优秀后备力量。同时,他希望学生能够加深对“教学、研究、阅读、思考一体化”的认识,保持内心的学科热情,具有人文关怀。
通过此次讲座,与会师生深化了对于教学设计的理解,提升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对教师职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杜碧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