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结合,体用兼顾——记“语林望道”论坛第七次学术交流活动

2022年4月29日下午两点,“语林望道”论坛第七次学术交流活动在“腾讯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为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李艳芝副教授,参会者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傅惠钧教授、殷晓杰教授、唐善生副教授,国际学院袁昱菡博士、鲁志杰博士、江洪波博士以及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等20余人。



活动之初,主持人唐善生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本期论坛的主题“汉语[这么/那么+PrP]修辞构式的程度表达研究”,然后邀请李艳芝老师开启报告。

论文汇报环节,李艳芝老师指出,现代汉语代词“这么”“那么”在使用中多用来修饰形容词、动词或数量短语等,构成[这么/那么+PrP]修辞构式,表示高量级程度义。论文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对该构式的使用现状、程度义表现和修辞动因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深入剖析,还从跨语言层面对该构式的修辞性和高程度义进行了说明,认为它是一个具有语言普遍性特点的程度义表达式。汇报结束,李艳芝老师诚挚欢迎大家提出意见与建议,以促进论文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论文评议环节,与会师生各抒己见,气氛融洽热烈。江洪波老师就“这么/那么”的性质界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建议从句法和语用层面作出区别;袁昱菡、殷晓杰老师从历时角度就[这么/那么+PrP]构式的来源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唐善生老师对该构式的内部细化和分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冯雪琴、王红、戴雨薇、刘青、蒋佳丽、申屠佳慧、丛日鑫等同学也纷纷从例子的使用、语料的来源、论题的选择等方面提出各自的疑问与看法,不少建议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



综合各位老师、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傅惠钧老师对本期汇报进行总评。在肯定论文价值的同时,傅老师从以下方面提出修改建议:一、对于构式的性质、对象、范围等应进一步明确与廓清;二、共时层面与历时层面的论述应更为有效对接;三、构式特定形意关系的形成部分宜强化论述。

李艳芝老师向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就相关问题出积极回应,表示后续会根据大家的建议对论文加以完善。活动最后,主持人唐善生老师对本次论坛进行简要总结,至此活动圆满结束。

(:张逸添 / 图:刘梦婷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