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介绍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下设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儿童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 8 个专业,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目前拥有4个省级平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浙学传承与地方治理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与省发改委共建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建有浙学文献馆、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全国首家,收藏10万多件元明以来的民间文书)、国际儿童文学馆(全国首家),及儿童文化资源数据库、江南文化资源数据库等。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56人。

近五年来本学科获批国家级项目52项(其中重大招标课题5项,重点课题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4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出版学术著作180余部,1部著作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语文》等高层次期刊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顶级及权威期刊论文18篇,并有多篇论文被权威期刊全文转载。学术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青年奖1项。

本学科坚持特色发展,做强创新平台,打造一流学术团队,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浙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文科人才培养高地。在浙学研究、儿童文学、《楚辞》文献、敦煌文献、吴越方言、文学地理、江南文化等特色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共培养硕士生千余人,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国内知名学者。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德才兼备,学科专业基础扎实,科研创新能力较强,兼具国际视野,胜任本专业教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复合型专门人才。(1)立足浙江,为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2)服务当代文化建设、“文化浙江”建设,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文化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硕士点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素质、具有基本学术能力、完成达到毕业要求学位论文。注重文学与语言、古代与现代、本土与域外的融会贯通,凝炼出以浙学为特色的文学文献研究、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以文献整理为特色的古典文献研究、以文学地理与区域文化为特色的江南文学文化研究、以吴越方言与语言生态为特色的语言研究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目前有8个专业。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文艺学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是中国美学史、文艺美学、江南美学及美育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是浙学研究、文学地理及江南文化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是文学思潮、两浙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是中外文学关系、西方戏剧与文学批评

儿童文学

Children’s Literature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是儿童文学理论与批评、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比较研究、儿童文学创意写作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是语言政策与语言生态研究、语言教学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

Chinese Philology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是汉字研究(甲骨文、俗字、手写纸本文献用字)、汉语史研究、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和浙江方言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Text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是《楚辞》与出土文献、敦煌文献、浙学文献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