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介绍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目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专门史和中国历史地理学,其中在宋元史、明清史、近现代思想和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城市史、江南区域史、海洋史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6人。近五年来,本学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5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5项)。学术成果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青年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史学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其中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4篇,6篇论文被权威期刊全文转载。出版著作8部,举办闽浙赣区域史研究工作坊、边疆与海洋论坛、东北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10余场。

本学科建立了中国首家契约文书博物馆,注重结合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需要,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打造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学科自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来,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高校、中学和政府机关等教育、科研、行政事业单位做出了贡献。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身心健康。

2.具有扎实的中国史知识基础和专业素养,掌握系统而科学的中国史研究思维和方法,了解相关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具有较好的文献解读、分析和运用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本专业外语。

4.具有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能胜任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事业团体、政府部门和中学等单位的相关工作。

5.积累中国史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相关的研究技术手段,尽力拓宽专业内涵,使之具有更完善、扎实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应用能力,形成坚实的专业学术素养和优良的学术道德品质。

6.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更新和解读知识能力、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学术交流与发展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和活动能力。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3年(前3学期完成学位公共课、学科平台课、学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程的学习,同时完成必修环节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等工作,后3学期撰写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专业及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史

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

在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对唐宋史、元史、明清史等不同历史阶段的问题的深入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在系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对近现代思想史、社会史、新闻史、经济史等方面问题的专门研究。

中国专门史

The Special History of China

在系统掌握中国史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史、江南区域史等方面问题的专门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学

TheMarine   and Culture History of China

在系统掌握中国海洋史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海洋文化史、海洋经济史、海洋社会史、海疆与海防史等方面问题的专门研究。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