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我院第二十五期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开班典礼暨党校培训第一课在人文报告厅举行。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吴洪涛、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薛俊强、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莫世亮、国际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林浩波出席本次典礼,我院学工办老师张健担任主持人。
据悉,本期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经过入学考试,共录取349名学员。其中,人文学院265人,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73人,非洲研究院11人,录取率在60%左右,学员覆盖三个学院大一到研究生各年级。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庄严的《国际歌》中拉开序幕。
薛俊强宣读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管理有关规定,内容涉及本次培训班的学习纪律、培训班学员学习要求、培训班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
莫世亮宣读本期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班委名单。
吴洪涛介绍人文分党校的办学历史及成就,强调高校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的重要性,简述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学习环节和工作目标。他对本期党校学员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打牢理论基础,增强党性修养,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优秀榜样,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联系;担任时代使命,托举青春梦想,心存高远,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学员代表龚宇轩上台发言。他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历史,号召全体学员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追溯历史,展望未来
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点(思想政治方向)负责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蔡志良为党校学员带来第一课:唤起历史记忆,增进政治认同。
“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引,蔡志良指出共产党人始终以史为鉴,牢记初心使命。他将这堂课的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历史记忆是政治认同的文化底蕴;历史记忆缺失是政治认同的思想失根;唤起历史记忆是增进政治认同的路径。
历史记忆是由符号记忆、情节记忆和价值记忆构成的逐次递进的系统。蔡志良通过辨析历史记忆与历史的关系,赞扬中国共产党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行。他以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为例,阐述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的逻辑关联,提出“历史记忆为政治认同的培育提供文化底蕴,是政治认同的思想基因”的观点。
课程最后,蔡志良从“增强历史自觉”“以大历史观为新视野”“以学校教育历史叙事为主渠道”“以公共纪念载体为社会课堂”“以网络媒介记忆为新场域”五个方面给党校学员提出唤起历史记忆、增进政治认同的期许。
据悉,本次党校工作将从结业论文、课堂提问、党校答辩、笔记检查、纪律检查等多方面对党校学员展开考核评价,设置多种奖惩制度以鼓励学员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阮诗绮、周语彤/文 余澍、章琳/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