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我院历史专业师范技能名师讲座于24幢302教室举行。此次讲座以“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为主题,由我院历史学教授陈彩云主持,衢州市高中历史教研员、教育部精品课评委陈春露主讲,院各级历史系本科生到场参与。
秉承培养优秀教师宗旨,此次讲座从“是什么”“如何做”“为何做”三个维度剖析优质课教学,力图破解教学难题,增强我院学子策略性与实践性知识,为日后投入真实课堂教学筑牢基石。
陈春露以优质课与常态课的区别引入话题。优质课不同于常规课,面向的主体由学生转为评委和听课老师,要求短时间内以最优方式呈现课堂内容,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功能和作用。
“很多人会觉得优质课像是一场‘作秀’,我则认为它像是一场‘相亲’。”陈春露以一个幽默的比喻点出优质课的真正内涵,并通过解读教学标准,强调设计学生课堂探究活动与高阶思维问题、使学生对课堂形成阶梯式理解的重要意义。
针对当下不少教师亦步亦趋、盲目教学的现象,陈春露指出,在优质课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多维度教学评价。
针对教学目标由知识中心转向核心素养的发展趋势,陈春露提出“素养=知识+能力+素养”公式,认为教学目标应具备统一性、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她表示,要以加强横纵向联系的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内容。
经解读课标与提问同学,陈春露总结并强调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与问题引领的重要性。在教学评价中,则应以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纲,从课程目标、学业质量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分析。
最后,陈春露详细回答学生问题,指出打造真正优质课的意义在于把读书与反思结合,认清学、考、教三者的三角关系,在半开放式框架中让学生自由构想,设计趣味性与真实性紧密结合的课堂。她建议同学们在阅读中持续发力,在积累中积蓄力量。
经此讲座,我院学子深刻感悟教师形象与新教学模式。他们将继续打磨师范技能,以高阶思维代替简单文本解读,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让孩子体悟并真正爱上课堂。
(毛舒丽、黄隽然/文 韩旭/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