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我院历史教研论文写作及案例交流讲座于24幢四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我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刘昌玉主持,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冯丽珍主讲,历史系本科生与研究生到场参与。
秉承培养教师教研能力的宗旨,冯丽珍对《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简况进行介绍,并从“教研的目的”与“教研论文选题与写作”两方面对历史教研作出阐释。
围绕期刊基本概况,冯丽珍从事实出发:“一大批历史教育的知名文化学者持续赐稿支持期刊,并借此走上了专家名师之路。”在举例讲述期刊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影响力之后,冯丽珍指出,对于现阶段的历史师范生来讲,结合自己专业研究方向多加学习前辈的教研成果尤为重要。
针对教研论文选题,冯丽珍从需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合作性四大原则讲解如何选择针对性强且适合自己的论文选题。从多年编辑工作的经验出发,结合期刊往期投稿的标题示例,冯丽珍总结出“反思实践困惑甄别”“瞄准薄弱环节寻索”以及“变换观察角度创新”等有效的选题策略。
谈及目前阶段论文写作时言之无物、文不对题、形散神散等问题,冯丽珍结合实际现状分析,提倡教师从期刊和杂志中学习,开阔眼界。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以改善教育实践活动为目的,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不断反思和主动探索,从“经验性”教师转向为“研究型”教师,为日后投入真实课堂教学筑牢基石。在此基础上,冯丽珍鼓励学生从教育实践出发,直面教育微观层面的实际问题。
有学生就“论文如何写得更出彩”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对此,冯丽珍首先强调坚持自己专业方向的学习的必要性,建议学生在多加学习本专业方向的著作的同时,要关注著作中对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关注其在教研方法、教研内容等方面的创新。
刘昌玉总结道,“论文如何选题”一直是研究生甚至是许多老师的困扰,本次讲座中有许多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对同学们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很大启发。在开发教研创新能力和提升选题写作综合素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建议。
(胡栋苗、包欣鹭/文 楼嘉怡、夏洋洋/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