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惠,2021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王洪岳教授。以第二作者身份(导师第一作者)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论红色经典<大刀记>再解读的特点和意义》一文,获浙江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明心见性,不矜不伐
导师是赵明惠学习生涯中的引路明灯,其对学术的热爱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始终影响着她的学习和生活。入学以来,赵明惠严格遵循导师制定的学业计划,从单纯地阅读文献到形成自己的思考,不断构建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她认为只有自己深入思考才能写出好文章。在文章撰写过程中,她时刻谨记“文章不厌改,学问无止境”,并表示文章的完成离不开导师的耐心指导。
国奖是对赵明惠过去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她未来学习生涯的展望。获得国奖开心、激动的同时,她以“越高处者越谨小慎微”时刻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把国奖当作一次激励、一个新的起点,天亮过后一切又归于正常。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论文撰写过程中充满挑战,其中论文立意最为费心。赵明惠坦言她在学术研究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看文章缺少视角和深度”,她谈道:“带着问题意识看文章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学术素养,平时要多看多积累,不断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模式。”对此,她指出需要慢慢地磨练,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功夫,要做好坐冷板凳认真研究的准备。
谈到文章阅读,赵明惠分享了自己平时阅读的小技巧。一是看书要有目标,从写作背景或论文摘要中理解作者的观点;二是重视文章的序和目录,从中可以把握文章整体和理清逻辑结构;三是利用好参考文献,拓展知识网络;四是写读书笔记,记录和自己论文相关的内容。
低头赶路,敬事如仪
研究生应与社会接轨,注重多元发展,赵明惠积极参加学生工作,担任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一职。她希望能在为学院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于她而言,这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责任,更是一个发掘的过程,也正是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能让她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能。
松弛有度,当放则放。闲暇之余,赵明惠喜欢摄影和散步,她认为感受生活能很好地放松身心,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她寄语大家“低头赶路,敬事如仪,自知自心,其路则明”。她建议学弟学妹们能够把握当下,认真走好研究生生涯中的每一步路。
脚步不停,奋斗不止。赵明惠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稳步前行,希望每一位人文学子都能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文:刘贤芳/图: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