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杜丽红于学院四楼研修室为我院学子带来题为“中国卫生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我院历史系阮宝玉老师主持,相关专业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杜丽红以新冠疫情防控为切入口,引出主题“卫生史研究”。“人与历史是相互影响的”,杜丽红借此阐释中国卫生史研究内涵,为如何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卫生史提出思路和方法。
“卫生史具有多元整体性,关乎全社会的福祉。”杜丽红指出,卫生史内涵的演变已从干预个人转变至干预集体,再到如今的干预环境卫生。干预疾病的性质也由以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同时,人类对卫生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加大。
通过概括、分析加缪《鼠疫》的部分情节,杜丽红介绍人类日常活动、信仰和群体观念对卫生史发展演变的影响,将话题过渡至近代中国的鼠疫,具体呈现了人类在重大疫情面前的所作所为,指出“公共卫生事业的完善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生命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历史事件的警示”。
在问答环节,有同学就做历史学研究如何运用所学提出疑问。杜丽红建议,做研究应广泛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掌握有关信息,适当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推断,从多重可能和微小细节中无限靠近史实,从而进行深入研究。
本场讲座提供了中国卫生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拓展了学子在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方法储备,有助于日后学习和学术研究。至此,讲座在热烈掌声中结束。
(文:吴艺、包欣鹭 图:陈姝伽、韩旭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