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李小荣教授“从两份敦煌写卷谈佛经文学的东传及影响”讲座


318日晚,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小荣教授受邀,带来题为“从两份敦煌写卷谈佛经文学的东传及影响”的讲座。讲座由我院邱江宁教授主持。我院教师张磊、谭勤、唐云芝等,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百人在线聆听。

讲座伊始,李小荣教授从柳宗元《黔之驴》和“狸猫换太子”两个案例引入,探索雅俗如何互动以及知识与文学的关系,讨论“佛经文学的东传及影响”课题。

对于前人研究,李小荣教授介绍到,季羡林最早着手研究柳宗元的《黔之驴》,推断“柳宗元或在什么书里看到这故事,或采自民间传说”。陈允吉《柳宗元寓言的佛经影响及<黔之驴>故事的渊源和由来》一文亦印证了季羡林的推断。

李小荣教授深入研究敦煌写卷中驴、虎争斗故事与《黔之驴》,发现了二者的相异之处:前者被用来嘲讽佛道两教中那些不读经论不守戒律的人,后者则讽刺徒有其表、外强中干的人;写卷中的驴是被主人披上麻衣而伪装成狮子的,这个细节在柳氏寓言里则被弃置未用。

“但所引驴虎争斗之事,其源出于佛经”,李小荣教授进一步阐释,“写卷所引的寓言故事,是综合了多个汉译佛经故事而重新杜撰的”。它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故事原有的印度文化背景完全中国化,如地点、手法的更换以及俗语词的运用。

“柳宗元得知这个故事原型有三种可能——民间听闻、释教俗讲、汉文佛经。”最后,李小荣教授提出推断。

“狸猫换太子”是我国一则非常出名的故事,一般认为出自清代民间艺人石玉昆所编的《三侠五义》。李小荣教授援引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的观点——“狸猫换太子”故事是把元、明两种故事掺合起来,组成一种新传说,遂成李宸妃故事的定本。

李小荣教授分析“狸猫换太子”与《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故事异同,提到:“狸猫换太子在借用《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关键性情节的同时,也摈除了后者中不符合中土文化的内容,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张磊老师对李小荣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表示高度赞扬,并与李小荣教授对佛经故事宋明清时间段的流传线索进行了探讨交流。

“李老师从《黔之驴》和‘狸猫换太子’两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入手,以小见大,给了我们很多研究视角、研究路径、研究方法方面的启迪。”最后,邱江宁对李小荣讲座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感谢。


(金佳怡、陈欣怡/文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