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带来了题为“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学生什么”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陈彩云教授主持,姚建根副研究员出席,历史学本科生、卓越教师班学员、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浙江师大附属中学部分历史老师等百余人在线上线下同时聆听。
叶小兵教授开篇点题,针对“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强调历史教师应当教学生核心素养而不只是历史知识,核心素养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由此,叶教授提出中学历史教师的作用可以分为两方面,即教学生学会理解历史、教学生学会学习历史。
在谈到教学生学会理解历史时,叶教授指出,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更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他并从教材、史事、史料三方面出发,通过教材内容示例,详细阐述了要学会阅读、概括教材内容,并形成历史概念;学会分辨教材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学会理解教材中对史事的评述;学会理解课标中对史事认识的要求;学会通过材料理解史事的意义;学会理解和判断史料作者编写的意图;学会慎思明辨,论从史出。强**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判断能力。
在讨论教学生学会学习历史时,叶教授认为,学习是人获得新经验并引起内在素养与外在行为变化的过程,是人的经验与素养的积累与重构的过程,因此,学习要与学习者的发展联系起来,重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研一体,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路径和关键则在于“做中学”,需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他进一步介绍了引导学生“做中学”的主要教学策略,即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组织多样的探究活动、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多样的活动评价形式、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在师生互动环节,叶教授与各位同学展开交流。就同学们提出的“如何理解教材中的材料”“如何用好材料”“如何处理好落实教学目的和设计活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做出了具体详尽的回答。在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叶教授举例生动贴切,言辞引人入胜,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意犹未尽。
本次讲座是人文学院“丽泽卓越教师计划”系列讲座之历史学首场,通过此次讲座,与会师生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学历史教学目的与策略的理解,丰富了教育教学知识,提高了对今后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之路的认知水平。
(杜碧菡、俞坤宏/文 徐思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