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邱靖嘉副教授于我院人文研修室带来题为“从辽金之际的称谓衍化看北方社会的统治变迁”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我院历史系陈彩云教授主持,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邱靖嘉简述了宋辽金之际政治军事变化的历史背景,从金国灭辽,到北宋灭亡,再到“绍兴和议”,环环相扣的史实勾画出中国北方当时的基本社会历史状况。紧接着邱靖嘉以一个具体的称谓语汇“上畔”为切入点,通过考察该词在辽金之际的语义衍化来窥探北方社会的统治变迁。
“上畔”一词的本义为“上边”,与“下畔”相对而言,后又引申为“上司”“上级”之义。同时在宋辽金时期的北方地区,该词还有其特定的指称。辽代以“上畔”称呼辽朝皇帝,金国灭辽伐宋、入主中原之后,以高度军政一体化的元帅府统辖汉地,此后元帅府又将日常行政管理权交由枢密院,后又改为行台尚书省,“上畔”的指称对象遂先后在这三个权力机构之间流转。至海陵王迁都燕京之后,金朝对中原汉地全面实行直接统治,消除中间管理层级,“上畔”遂转变为对金国中央朝廷的专称,多见于金代公文。“上畔”语义衍化的背后折射出辽金之际北方汉地的统治变迁,反映了金朝对华北统治的一元化改革进程,这可谓是政治因素影响语义变化的一个经典案例。
分享个人研究成果的同时,邱靖嘉也流露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关切。在历史学研究方面,邱靖嘉由衷地建议学生扎扎实实读史料,在此前提下,增强问题意识,锻炼并提高历史考据能力,进而追求观点的独到和精深。
讲座尾声,邱靖嘉就“历史研究切入点的选取”“金朝开国史”等问题耐心细致地为提问学生解惑,陈彩云对相关回答作总结。至此,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
(谢彦婷/文 吴艺/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