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夏日初渐的暑气,2023年5月28日下午,人文学院工会组织教工至汤溪采摘蓝莓并游览寺平古村,学院教工及家属50余人一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日晴空万里,虽然颇有暑热之感,但一行人不减热情,乘坐大巴车首先来到了汤溪镇上叶村迷农家庭农场采摘蓝莓。进入农场不久,就来到了整片的蓝莓园,低矮的蓝莓树上结着一簇簇、一串串晶莹的果实,青的、紫的、绿的,在阳光下流溢出粼粼的光华。孩子们穿梭于前,大人们接踵在后,大家欢笑着纷纷钻入这蓝莓的海洋之中,浮于这蓝绿色海洋之上的是星星点点、色彩各异的伞和帽子。随着采摘的脚步的移动,特别是孩子们在蓝莓树枝叶果实的掩映下忽闪忽现,颇有一点“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闲趣。一行人左右采获,虽不必如《诗经》中所谓“袺之”“襭之”,但可以“有之”“掇之”“捋之”,身处高温之中,却与古人共享了劳而悦之的情感。很快,大家的盒子中就已全是“头戴五星冠”的蓝莓了,将其轻轻一咬,酸酸甜甜的感觉似乎就清凉了这个刚刚到来的夏天。
收获了满满当当的蓝莓,以及农场新鲜采摘的小番茄,一行人又乘车奔赴不远处的寺平古村游览。寺平古村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家在导游的引领下穿行于村中,感受古村的历史与文化。这座自元末肇建的古村,在历史风雨的淘洗中,留给世人的是遍布村中的最具历史感的徽派风格的古宅厅堂,以及由二十四座主要厅堂构成的“七星伴月”神奇布局。置身于其中,一行人惊讶于寺平古村卓具特色的砖雕艺术。村中所有厅堂和大部分古民居的门楼、门楣、窗框、屋脊、照壁等都镶嵌有各种图案的砖雕,尤其以门楼最为出色。“崇厚堂”正门最顶层用花砖叠出,往下依次有出檐斗拱、花卉额枋、勾连云纹额枋、“南极星辉”篆书门匾、勾连云纹边框、戏曲人物额枋、九狮戏球额枋、勾连云纹线脚、斗拱雀替等,是其中代表。如果说砖雕艺术是寺平古村的艺术文化,那么“敦睦堂”中排列的水车、稻桶、木犁、推车、鱼篓、花轿、纺架等器物,则展示了古村的农耕文化。而村中的标志性建筑,明崇祯年间建造的戴氏宗祠“百顺堂”,作为举办重大祭典、讨论和裁决重大事务的场所,则令人依稀想见古村的精神文化。漫步村中,仿佛走入了历史,贴近了文化,在青砖黛瓦的古宅中,在江南稻米的馨香中,大家感喟着中华千百年来农家生活的变与不变。而孩子们与沟渠中游曳的锦鲤嬉戏,正是生机和活力的象征,水流潺潺、不舍昼夜,历史与文化的承续也如其一般涓涓不绝、历久弥新。
在五月的尾巴,老师们结束了论文答辩、课程教学的繁忙工作,在汤溪体验了采摘蓝莓的跃动与游览寺平古村的怀古,既放松了身心,又增进了交流,为五月划上了“莓”满的句号!
(文/吴志刚,图/肖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