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神奇,竟然能印出这么清晰的图案!”傅村镇中心小学的一间教室内,小朋友们惊叹的声音此起彼伏。教室内,一群学生正围在讲台前,聚精会神地看黄根法老师演示木版年画拓印的基本流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非遗传承保护意识,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乐趣,7月6日下午,金华市木版年画博物馆副馆长、金华木版年画第五代传承人黄根法来到金华市傅村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活动,为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们带来木版年画课程。此次活动由金华市金东区委统战部主办,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中心小学、我院“青思婺行,文炬艾乡”实践队承办。

“印好一张画,要三年;刻好一个版,要七年。”课堂上,黄根法带来制作木版年画的材料,结合演示视频将木版年画的相关知识和制作工艺娓娓道来。“端午节吃粽子时贴的年画是什么?”“哪些植物能当颜料上色?”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雕版原料采用四十年以上的梨木,放入流水浸泡一年后自然风干;年画用色版套印,一版一色,印制五、六次才能完成套印工序。


随后,黄根法邀请同学们亲手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放平木版,拿着刷子轻轻蘸墨浸润木版线条,抻平按压拓印,迅速揭纸晾晒,同学们按照黄老师所教授的步骤进行。初次尝试,大家不免手忙脚乱。“墨水刷太多了”“从上往下揭”“轻一点,力度不要太重”,黄老师俯下身,耐心地指导每个同学,手把手演示如何刷墨、匀墨、按压拓印与揭纸。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我慢慢将宣纸掀起来的时候非常期待,看到自己印出来的图案特别有成就感!”四年级六班的邵宇哲说道。
一张张印有财神爷、状元神等传统神灵图案的木版年画被完整拓印,小朋友们欣喜地举起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展示,课堂洋溢着欢欣愉悦之情。


“学年画要从娃娃抓起。”被小朋友的参与热情感染,黄根法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据悉,黄根法参与推广木版年画长达十余载,授课对象既有研究生,也有小学生。木版年画传承历经千年未曾中断,黄根法期望在一次次送教中赓续传承薪火,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学生体悟匠心精神,培养细心、耐心、恒心的品质,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阮诗绮、黄隽然/文 汤奕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