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推进学院优良学风建设,9月12日,“人文初心”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在我院人文报告厅举行。22级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参加本次讲座。

上午,学院邀请了李义敏老师进行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竞赛实践专题讲座。讲座伊始,李义敏简要介绍了三大课外竞赛概况,强调了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围绕“如何参加挑战杯”这一问题,李义敏将比赛内容分为数据搜集、整体分析、预定选题、组建团队、寻求指导、制定计划、展开调研、撰写文本、准备问题等多个方面。他通过实际比赛案例介绍了竞赛过程,深刻剖析了比赛内容。

晚上,“人文初心”创新创业项目分享讲座在人文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了五位优秀学子分享创新创业赛事的相关经验。
聚焦互联网+大赛,章惠琪介绍赛事过程,分享比赛收获。从比赛准备方面切入,她切实提供备赛经验:培养个人技能,进行时间管理,摆正比赛心态。

“先超越自我,再望向别人。”徐思琦围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阐述项目运营过程,建议在座同学在比赛中保持适度期望,鼓励大家放平心态,沉着备赛。

针对“挑战杯”红色专项赛道,傅思艺分析红色专项特点,讲解赛道优势。就竞赛内容部分,她强调红***拍摄需兼具故事性、独特性、丰富性。

林清优深入解读电商竞赛。她着重点出参加电商的四大优势:筛选环节更简省、省赛名额多、备赛体系成熟、获奖概率大。最后,她向学子推荐相关参赛网站,真切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在比赛中提高创新能力。

应乐就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展开分享。以自身参赛经验为例,她强调计划的可实施性:“项目需体现实地调研结果。”应乐认为,乡村振兴大赛十分考验参赛者的实践能力,而参与比赛更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

畅聊学术经验,凝聚进步力量。通过此次系列讲座,学院创新创业的优良学风得到进一步营造,同学们也从中收获学习经验。至此,本次“人文初心”创新创业系列讲座落下帷幕。
(徐旭芬/文 吴艺/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