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由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李智主讲的“苏美尔人驿站的分类与特点”讲座在线上举行。本场讲座由我院刘昌玉教授主持,学院部分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李智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基本情况和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李智指出,早先学界认为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驿站兴起于亚述,但目前的研究认为早在公元前3千纪的苏美尔时期就已经存在驿站系统,苏美尔人的驿站系统是古代两河流域驿站系统的源头。
其次,李智用原始文献,分析了温马行省和吉尔苏行省的驿站。驿站在苏美尔语中写作e2-kas4。通过对文献的梳理,驿站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手工业者、服务人员、守卫,以及男**隶。此外通过文献也可以推测出驿站服务的旅客人数。
除此之外,李智介绍了在伊利萨格里格行省的另一种特殊驿站,称为e2-kaskal-lugal,直译为“国王的道路之屋”。通过对比温马行省、吉尔苏行省的驿站和伊利萨格里格行省的驿站,可以看出伊利萨格里格行省驿站的服务对象等级更高,多数是王室人员,提供的食物更加丰盛。
最后,李智认为乌尔第三王朝的驿站管理差异可以反映出行省管理差别。温马行省和吉尔苏行省政治、经济实力显著,地方势力强大,受中央的控制程度低。伊利萨格里格省则与王室关系更为密切,乌尔第三王朝国王有意将其扶持为王国的信息交流中心。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李智针对学生们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答,并对同学们积极思考进行了表扬。
通过李智的讲座,同学们对古代两河流域的驿站系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至此,本次讲座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徐圣/文 徐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