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明道,名师解惑——记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对话教学活动

1016日下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对话教学活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会议室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湖南大学谭桂林教授、武汉大学方长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周新民教授共同担任主讲嘉宾,活动由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高玉教授主持,我院李蓉教授、吴翔宇教授、余凡老师、孙伟民老师、刘世浩老师出席活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部分硕博士研究生参加活动。



活动以漫谈及交流对话的形式举行,活动反响热烈,参与度高,参会同学纷纷就自己在学习及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向主讲嘉宾进行咨询。在高质量论文发表方面,方长安教授认为,论文的发表与论文质量本身存在较大的关联,基于此,方长安教授从选题方向、写作技巧、论文打磨等多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谭桂林教授建议,应当将高质量论文的发表与学位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使研究更具有体系性。周新安教授主张,不能走向“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极端,学术研究应紧密结合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学术功底,只有将自己的思考与理论及研究对象相结合,论文才能真正凸显高度和深度。在研究方向的选择方面,周新安教授建议同学们在确定选题之前要进行充分思考及做好牢固的学术积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来设计选题。在解答“如何平衡理论与文本的关系”这一问题时,方长安教授强调,不能陷入“唯理论”的陷阱,文学研究应当尊重作家作品的主体性地位,应当明确认识到理论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非“解决问题的目的”,唯有此,文学研究才能突显真正的深度与高度。在高效阅读文献方面,谭桂林教授指出,应当做到“眼到”“心到”“笔到”,他以自身读书的方法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纸条笔记”“卡片笔记”等多样化笔记方式。此外,“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跨学科研究中如何保持文学研究主体性地位”问题、“儿童文学的边界”问题以及“‘儿童观’与‘儿童文学’的关系”问题方面,三位教授也分别作了别开生面的解答。



本次对话教学活动为我院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对学术前沿动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学术视野得到较大拓展,加深了对专业领域的理解,为日后的学习及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陈  阳 图:刘泽承)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