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各专业陆续举办了学位论文中期考核报告会。相关专业老师组成中期考核小组出席报告会,各专业同学在会上对各自论文进行汇报。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全面提高培养质量,本次考核主要围绕研究生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研究进展、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问题、下一步研究计划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展开。
披古通今,力学不倦——世界史
10月18日下午,世界史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于历史学科会议室、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会分为两组,考核一组由孙群郎、周旭东、胡美、吴起四位老师组成,考核二组由冯定雄、刘昌玉、江晟、钱磊四位老师组成。该专业十二名同学参与考核。
会上,同学们依次对论文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等作出陈述。谢璟瑶的《1878年孟菲斯市黄热病与卫生改革》以孟菲斯城市黄热病的流行及其对城市公共卫生观念的冲击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老师们称许了谢璟瑶材料搜集整理和论文写作的扎实功底,也提议其对文章结构安排等问题加以修正。针对毛思齐的《19世纪至20世纪初越南阮朝地理志中的观念变化研究》一文,老师们表示应当加入越南学者的相关研究,并提出斟酌更改论文题目和运用地理观念来研究国家观念等指导性意见。
会议尾声,考核组老师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结合建议修改和完善论文内容。至此,本次报告会圆满结束。
贯通语史,足履实地——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
10月20日上午,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于语言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殷晓杰、刘力坚、张家合、黄沚青四位老师出席会议,该专业六名同学参与考核。
报告会上,同学们就各自论文同老师们交流探讨。曾衍银阐述了《〈南北官话汇编大全〉字词研究》一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工作进展、所遇困难和下一步研究计划。老师们提醒曾衍银关注论文题目和内容的对应性,另应当注意论文结构和格式问题。蔡陈慧简要介绍了论文的框架、内容和不足之处,老师们针对文章的研究方法、格式与参考文献等给予了切中肯綮的指导。王雨宁的论文从“VP去”“去VP”等方面来考察《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与《训世评话》的语法差异。考核组老师建议进一步充实目录部分,丰富语言表达,并将统计软件导出的结果生成照片格式附于对应内容之处,以确保其运算的真实性。
会议最后,经考核专家组讨论决定,该专业六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考核。
经史子集,融会贯通——中国古代文学
10月24日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在学院会议室、江南文化会议室顺利举行。报告会分为两组,考核一组由慈波、陈玉兰、崔小敬、葛永海和孙晓磊五位老师组成,考核二组由高玉海、曾礼军、孟国栋和鲍有为四位老师组成。该专业十八名同学参与本次考核。
王梦娟的《明清神魔小说生命禁忌主题研究》将“生命禁忌”概念纳入小说主题的研究当中,基于分类钻研探析,旨在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考核组老师对其选题表示高度肯定,另建议文章既要合理把握跨学科研究方法,还当立足文学本位思考明清神魔小说间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刘嘉欣的《清初杜诗三家注比较研究》从语言文字、历史背景、诗歌意旨和审美艺术四个角度比较清初杜诗三家注在阐释上的异同,并分析其差异成因。老师们在赞扬其思路清晰的同时,也提议细致修改和完善文章的部分字词表述和例证内容。
报告会尾声,老师们勉励各位同学认真汲取指导建议,相互督促,共同进步,保质保量完成论文。
薪火相传,博采各方——汉语言文字学(方言)
10月25日下午,汉语言文字学(方言)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在中国方言研究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考核专家组由傅惠钧、王洪钟、王文胜、刘力坚和沈丹萍五位老师组成。该专业七名同学参与考核。
会上,同学们汇报了各自论文的框架内容、进展情况以及所遇问题。梁丽月、章玲丹、刘艳琳、张学玉、钟笑雨和吴雨珊的论文分别介绍了异片吴语、徽语、赣语、客家话、闽南话和闽东话,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其作出了详尽描写和分析。项健群的《20世纪中叶浙江吴语语法研究》从共时分析的角度对20世纪中叶浙江吴语的语法现象作了归纳与对比。考核组老师指出,同学们的论文框架合理、思路清晰、语料翔实,但稍重于描写,建议适当增加理论分析并注重论文的格式体例。
会议尾声,在场同学积极回应了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意见。经考核专家组讨论决定,该专业所有同学顺利通过本次中期考核。
寻根溯源,以理明文——文艺学
10月25日下午,文艺学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在文艺学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赖勤芳、王洪岳、吴海庆、李震、程镇海、肖炜静六位老师出席会议,该专业八名同学参与考核。
本次考核中,同学们就论文内容与不足之处与老师们交流。陈思斯的《罗兰·巴特的摄影理论研究》在符号学与现象学的视域下展开探析,在场老师纷纷赞扬了该论文的研究亮点,并指明论文结构仍需完善,论文的学科归属应当强化,且行文需具有读者意识。陈汝佳的《迈克尔·弗雷德艺术批评研究》重点阐释了迈克尔·弗雷德的“形式”“物性”和“剧场性”三个关键点。考核组老师一方面对其论文框架的完整性和基础工作的扎实性表示了认可,另一方面也指出应当加强章与章之间的呼应性与关联性,同时建议对迈克尔·弗雷德的核心观点作出拓展讨论,并增加个人的深度思考。
会议最后,老师们对各位同学的论文作集体评议,并劝勉同学们细心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考核专家组讨论决定,该专业所有同学顺利通过本次中期考核。
兼容并包,继往开来——中国现当代文学
10月25日和26日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在现当代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报告会分为两组,考核一组由高玉、姚晓雷、潘正文、俞敏华、余凡、房栋、孙伟民、刘世浩八位老师组成,考核二组由高玉、李蓉、潘正文、黄江苏、余凡、房栋、孙伟民、刘世浩八位老师组成。该专业十六位同学参与考核。
卫俐米的论文题目为《徐志摩小说创作研究》,老师们赞扬了其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但也点明该论文在逻辑、格式等方面仍有待耙梳与修改。胡旻悦和顾文婷的论文分别以民国时期的《日新文艺丛书》和《文艺新刊》为研究对象。考核组老师肯定了两位同学论文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并强调文章的问题意识仍需加强。刘宇曦从语言角度对高晓声的小说加以研究,老师们在夸赞其论文摘要部分观点较为明确的同时,亦指出文章内容偏于现象梳理且部分表述过于抒情化。
报告会尾声,考核组老师总结了同学们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汲取建议,深化研究内容,修改完善论文。
字斟句酌,通识古今——中国古典文献学
10月26日下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于文艺学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张磊、宋清秀、金晓刚、李义敏四位老师出席会议,该专业六名同学参与考核。
谢丹的《扬州方志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辑佚并考证了扬州方志中的所存诗文,同时考察了扬州地区以结社雅集为代表的文学活动。老师们评价其论文“有述有论”,并建议修改论文题目,优化论文目录部分。王依佳《明清澉浦吴氏家族与蕺山学关系研究》一文的整体结构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认可,但语言表述和脉络梳理等方面还需调整。吴丽萍的《敦煌汉文礼忏文写本及字词研究》对四百多号礼忏文写本进行定名研究、残卷缀合研究和疑难字词研究。考核组老师赞许了其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并纠正了文章绪论和部分章节内容所存在的问题。
会后,老师们激励各位同学继续补充修正论文内容。经考核专家组讨论决定,该专业所有同学顺利通过本次中期考核。
钩深索隐,专心致志——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
10月28日下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在语言学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唐善生、傅惠钧、李艳芝和姜其文四位老师出席会议,两个专业十三名同学参与考核。
蒋佳丽的《现代汉语哀悼言语行为研究》从“哀悼是如何产生的”“哀悼是如何实现的”和“哀悼的效果”三方面陈述目前的研究成果。老师们表示,核心哀悼言语行为和辅助哀悼言语行为的分类和定义当尝试再作改善,哀悼言语行为的正式程度可以就语体角度深入分析。戴雨薇的文章考察“还得是XP”构式由“追加”到“评价”的功能变化,通过两类构式的语境差异、词项与构式义的互动等方面分析“还得是XP”主观评价义的浮现过程。老师们肯定了其论文题目的创新性,并对两个“还得是XP”之间语义的演变过程和通过何种角度考察相关构式等内容提出具体意见。
会议尾声,考核组老师嘱咐同学们结合指导意见与导师充分沟通,继续修改和完善论文内容,为预答辩做足准备。
研经铸史,跬步千里——中国史
10月30日上午和下午,中国史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于历史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报告会分两组,考核一组由胡铁球、冯建勇、王涛、李毅婷四位老师组成,考核二组由胡铁球、于逢春、赵瑶丹、李义琼、崔军锋、郑微微六位老师组成。该专业十八名同学参与考核。
王姣姣的《晚清驻沪坐探研究》通过对驻沪坐探包家吉的分析,探究边疆督抚如何在正式制度之外,利用驻沪文报委员等非正式制度来构建排他性的信息渠道。老师们提议仔细斟酌修改论文题目,提高语言表述的精准度以及进一步充实论述内容。郭羚雅的《晚清〈同治兰溪鱼鳞图册〉五都地理信息研究》突破以往将鱼鳞图册视为文字和数字信息的认识,将《同治兰溪鱼鳞图册》的土地信息置于地理空间中作出充分解读,并在地理环境中加以验证。老师们提示论文当突出具体问题意识,并对结构安排再作调整。
会议尾声,考核组老师衷心希望各位同学潜心思索,在汲取指导建议的基础上完成论文写作。
破故纳新,集思广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月31日下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于现当代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考核专家组由蒋永国、郭晓霞、范煜辉、匡虹霓、刘婧文和信誉六位老师组成,其中郭晓霞老师和刘婧文老师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出席会议。该专业五名同学参与考核。
蒋庆梅的《克里斯托弗·马洛戏剧中的地理想象》通过整理与分析马洛与地理的研究文献,深入探索马洛戏剧中的地理想象。考核组老师对此提出了理清空间与地理的关系、明晰文学地理学这一概念、突出论文中宇宙论等观点与文学地理学的联系等改进意见。唐伊伊的《普里莫·莱维大屠杀文学中的暴力主题研究》着眼于莱维大屠杀文学中的暴力内容,在梳理莱维作品中所描绘的集中营暴力现象的基础上,探究莱维如何突破书写的困境呈现暴力以及实现对暴力的思想抵抗。老师们认为文章中某些概念应当统一,部分格式仍需规范调整。
报告会尾声,考核组老师期望同学们能够仔细修改论文,早日提交令自己满意的研究成果。
由表及里,理趣纷呈——儿童文学
10月31日晚,儿童文学专业中期考核报告会在红楼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考核专家组由吴翔宇、钱淑英、胡丽娜、朱利民、常立、窦全霞六位老师组成。该专业十名同学参与考核。
会上,同学们依次详细汇报了自己的论文。王兴彩从“故事形态”“艺术形式”“审美意蕴”三个角度探究白希那的图画书。考核组老师肯定了王兴彩对白希那图画书的了解深度,也指出论文的某些语言论述不够严谨。丁诗洁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三部曲的不确定性研究》以“不确定性”这一视角为切入点,从“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空间指向的不确定性”“叙事策略带来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审美意义”四部分展开分析。考核组老师对其论文的关键词、绪论部分提出了修改意见。
本次报告会中,在场老师认真倾听了各位同学的汇报,并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脚踏实地,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当下论文工作。
中期考核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进展的阶段性考核,在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中期考核报告会的顺利举行使同学们在与老师们的积极交流中,对自己的学位论文有了更为系统的把握和愈加深入的思考。相信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人文学子都能够圆满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文图:各专业中期考核秘书 / 统稿:陈燕翔、穆煜鲁、樊润凯、余晓欣、邱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