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我院青年教师工作坊暨2023年“教研活动周”公开课评课活动在学院四楼会议室如期开展。院长葛永海,党委书记吴洪涛,副书记陈海峰,副院长王荣华、黄沚青,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傅惠钧、桂栖鹏、刘力坚、周旭东、高玉海出席。公开课主讲教师、近两年新进教师全体参会。
会议伊始,各位公开课主讲教师分别概括课程内容,并提出在后续教学中的改进措施。匡虹霓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展示内容的能力;孙晓磊分析授课要考虑本科生专业基础的问题;李义琼、徐枫、裴丹青均提到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整体把握;唐云芝则自审需克服讲课和被听课的紧张感。
“如何让非中文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更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如何把握上课的知识深度与趣味性?”孙伟民和王志红诚恳地向教学督导组成员表达疑惑,引起在场教师共同思考和广泛讨论。
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构建交流教学方法的空间。安竣谱提出要在课堂上结合中学教材系统知识点,兼顾专业教学与师范生培养两面发展的教学思路。通过编写教学参考资料,李震总结板块知识,帮助同学理清逻辑,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姜其文分享自己通过举例论证深入分析知识点的教学方法。
随后,教学督导组总结公开课教师的疑难点,进行课堂评议。教授傅惠钧对此次活动给予肯定,认为此次公开课评课的开展能提升青年老师的教学能力。他将评课标准简单概况成三个字:实、活、新。在内容上要做到富实,切实;在课堂上要灵活,活跃;在教学上要新颖,创新。在此基础上,傅惠钧肯定了徐枫融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的教学方式。刘力坚针对PPT模式教学过于死板、上课较为模式化的教学困境,提出可以通过板书实现对重点的强调。桂栖鹏建议要加强学生繁体字学习,通过增加基本史料选读训练的方法来解决学生阅读史料基础薄弱的症结。高玉海提到教师要提升对教学进度的整体把控能力。
会议尾声,葛永海作总结性发言。他认为应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好“一元、形巧、思政、韵延”四个方面,形成系统完整课堂。
本次教研周我学院公开设公开课12堂,有近两年入职的新教师,也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本次公开课活动搭建了全院教师观课评课的平台,营造学院良好的教研氛围,同时为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提供帮助。
(陈婉婷、林依烨/文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