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韵焕锦绣,史诗展豪情——我院开展第十五届“开心学国学”知识竞赛决赛

1118日、26日晚,第十五届“开心学国学”知识竞赛文学、历史赛区决赛分别于人文报告厅举行。我院教师姚建根、方媛、赵牟云、刘月飞受邀到场并担任评委,部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现场观赛。经过先前的激烈角逐,两赛区各有十二名选手进入决赛。



1118日晚,文学赛区的比拼拉开帷幕。

大赛第一环节为“佳片有约”。在本环节中,各组选手围绕《山水情》《大鱼海棠》《夏虫国》《孔子》《白蛇·缘起》《莫高霞光》六部国风佳片展开讲解。在复述内容的同时,选手们不忘讲解影片典故,将其中深意娓娓道来。



大赛第二环节为“灵心慧性”。本环节中所出题目紧扣关键词“琴”“棋”“书”“画”,题型多样,涉及面广泛。选手尽展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演一场激烈的智力角逐。

中场插入游戏环节“古韵悠悠”,观众根据播放的音频猜戏剧名称,现场妙趣横生,会场氛围高涨。



大赛第三环节为“妙语连珠”。在这个环节中,选手按序答题,题型涉及诗文填空、文学常识等等,题目内容涵盖广泛。选手们各显学识,龙争虎斗,比赛角逐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答题环节结束后,汉语言文学2203班刘洋同学献唱歌曲《光亮》,婉转的戏腔与现代歌曲融合,这场听觉盛宴尽显国风之美。




赛后,刘月飞赞赏了参赛选手们全力以赴的精神,希望选手能在平时多积累、多探究,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方媛则期待大赛能在竞赛流程、题目质量、主持准备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寄语大赛能不断增强学科专业性、内容丰富性,在办赛质量上能稳步向好。



1126日晚,历史赛区决赛如期举行。

大赛第一环节“经典重现”中,各组选手围绕“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杯酒释兵权”“郑成功****”等多个历史典故展开讲解。在介绍历史事件的同时,选手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深入分析典故背后的本质,尽显史学魅力。




第一环节后,姚建根逐一点评选手表现:在配音部分,需更加注意念白、对话的情感色彩,使语调更契合故事情景;在介绍部分,应增加自己对典故的见解,结合历史背景与学界观点作进一步阐释。

赵牟云希望选手在解说部分呈现个性化阐释,避免过度解读,减少对稿件的依赖,提升表述流畅度。他同时建议筹备组选择更为精确、经典的视频内容,保证比赛效果。



大赛进入第二环节“时空隧道”,本环节以时间为轴,题目围绕唐、宋、元、明、清五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分为选择、判断、配对三种题型。场上选手均展现出扎实的史学储备,从容应答。



  比赛中场设有游戏环节“节节高升”,观众根据文字线索猜相关史学知识,现场气氛活跃。



  在第三环节“孤注一掷”中,选手针对题型多样、范围广泛的史学问题进行抢答。他们学识扎实,反应灵敏,角逐激烈,将现场气氛推向顶峰。



  赛程结束后,琴韵艺社献唱歌曲《锦鲤抄》,国风之乐悠悠,动人心弦。



姚建根对本次大赛进行点评。作为文史赛区分场后的第一场比赛,他称赞此次赛事历史学科特点突出,试题选择既脱胎于中学课本又有适当延伸,教学与学术交融兼备,很好地体现了我校“师范为魂,学术为本”的价值导向。

赵牟云尤其赞赏选手才思敏捷的精彩表现。他期待获得优秀成绩的选手坚持阅读,精益求精;鼓励暂时落后的选手继续积累,来年再战。



最终,徐溶澄获文学赛区一等奖,胡凝霜、金嘉铭获二等奖,郑舒娴、密林颖、陈以帖获三等奖,李沁哲、苏楚越、斯伏鸣、张琳涵、王汉墀、徐佳希获优胜奖。郑舒娴获历史赛区一等奖,罗家俊、张文琦获二等奖,陈文轩、郭宇涵、叶昱彤获三等奖,冯新益、陈鹏斐、洪雨祺、王汉墀、盛司楠、苏楚越获优胜奖。

 

(应雨彤、朱晨悦/文 何晟祺、陈柯羽、叶家何/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