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上,我院赛事经验分享会于25幢107教室举行。本次分享会由我院汉语言文学203班金越阳、汉语言文学211班徐思琦、汉语言文学226班林钰钊、汉语言文学226班沈烨担任主讲嘉宾。本科生线下到场参会。
本次交流会就创新创业类赛事流程、获取信息途径、备赛建议、比赛收获和感悟等方面展开分享交流,旨在增进我院学生对创新创业类赛事的了解,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赛事的热情。

林钰钊在分享中概述项目的开展过程,强调做好陈述答辩的重要性,指出陈述答辩时应做到深入了解项目、语音面貌自信、成员间分工得当,并建议在平时多锻炼演讲能力。此外,他认为,“作为项目团队的成员,个人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性”。

金越阳从个人的三次参赛经历出发,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处理人际关系、平衡学业与赛事时间的经验。谈及参赛的目的,金越阳指出相比于奖项,参赛过程中的收获更加重要。她希望同学们“有选择地进行比赛,更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围绕“互联网+”竞赛,沈烨简要介绍了该赛事中的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并以筹备省赛为例给出撰写文本的细致建议。在参赛途径方面,他提出可以通过熟人推荐、学校项目招募、自己组织项目参与竞赛。此外,沈烨也提醒同学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参赛,切记不能盲目从众。

最后,徐思琦在以上经验分享的基础上对赛事种类、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并以“大挑”和电子商务大赛为例,总结了团队成员各司其职、选题聚焦社会热点等经验。在心态建设上,她提出应保持适度期望,“先超越自我,再展望别人”。

汲取赛事之思,助力自身发展。经此分享会,我院学子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汲取赛事经验,形成自身思考,从而助力自身进步,在未来的道路中行稳致远。
(陈思伊、林依烨/文 王亭婷、王悦蓬/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