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与世界:记孙竞昊教授“区域史研究的层级——兼谈全球视域中的江南史研究”讲座

2023121日晚上,在人文学院研修室,孙竞昊教授应邀做了以“区域史研究的层级——兼谈全球史视域中的江南史研究”为题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副院长王荣华教授主持,历史系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孙竞昊教授指出,历史的多面性要求史家具备观察和建构多重视域、格局和径向,理想的史学研究可以分成史学的(经验的)、方法的、思想的三个层级,以此全局把握历史脉络。孙竞昊教授引用谢天佑先生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史学研究“公式”,谈到,当下区域史受到全球史观念的影响,除了微观实证外,也有宏观的范式。



微观史学注重就事论事,但只有在学理层次上,微观研究才能论证所研究对象可以标示更为普遍的现象和共同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出现从区域直接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僵直武断的跳跃。因此孙竞昊教授析出了连接微观与宏观的“中观”方法论,包括以施坚雅和罗威廉为代表的模型化分析方式、以西方经验为参照系的比较法以及研究范式的使用。

另外全球视野下的区域史研究,在原则上不能受文明“高低”的束缚,核心部分和边缘部分都很重要,在思想上要对现代社会有所感知,同时,思想是学科进步的重要动力,如环境史的诞生,使得整体史成为可能。



随后,孙竞昊教授分析明清江南史研究中的三大层级,经验层级中问题意识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方法层级中包括在全国框架和比较视野中探索、关注区域间的互动、回归到国家的时代等研究方法,思想层级中将江南置于世界范围中比较思考。

最后,孙竞昊教授总结全球视野下区域史研究层级所显示的历史复杂性与简单性,即历史本身与历史研究的复杂和历史轨迹、模式的共通性与简单化。在繁与简之间,历史研究者不能被历史与现实俘虏,而要以“治良史”为使命。

讲座最后的交流分享环节,师生就“叙事史学应该怎么做,怎么与问题意识结合”“江南资本主义问题”“如何理解明清市场的发育受国家介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陈科烜/文 温欣夏/图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