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崔岷教授在我院四楼研修室作“何以拯救中国:晚清官绅的团练自强主张(1871-1898)”讲座。本场讲座由我院崔军锋副教授主持,人文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本硕博学生到场聆听交流。
讲座伊始,崔岷教授就“团练”一词进行了简要介绍,说明“团练”的涵义和特征,将“团练”“练勇”和“地方军”加以比较和区分。崔岷教授就有清一代历次大规模团练兴办与社会危机的关系做了介绍,强调清代团练的重要性及社会影响,并详细梳理了有关晚清团练研究的学术史。
之后,在说明研究意义时,崔岷教授对晚清官绅“自强”主张的产生与发展进行阐发,着重指出在论及晚清自强问题时不应限于西法的推行,还应揭示当时官绅改良“旧政”以自强的一面。团练作为嘉庆、咸同年间的旧政,在同光年间列强环视的背景下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官绅自强话语中,因此团练与国家自强的关系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崔岷教授还指出,在考察团练与晚清自强关系时,应该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团练何以能救中国以及如何实现”。
再后,崔岷教授讲解了晚清团练自强主张的历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三阶段,分别是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战争前、甲午战争后、“百日维新”后。崔岷教授讲到,在第一阶段时,只有少数官绅提出办团自强;进入第二阶段,由于甲午战争和胶州湾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多官绅呼吁办团;第三阶段,“百日维新”的开展促使大量官绅响应,有关团练的主张以前所未有的频度和深度出现,兴办团练甚至被视为仅次于练兵的“急务”乃至迅速强生的唯一途径。崔岷教授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回答了“团练何以能救中国以及如何实现”。
最后,崔岷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团练是以一种“旧政”的形象出现于晚清自强话语体系中的,团练被广泛提倡的现象体现了主张变法的官绅苦于西法缓不济急而试图从中国传统制度中寻找迅速救国方法的焦虑。在“变法自强”的洪流中,团练制度同样在不断革新,这反映了官绅们从传统中求变的意图。崔岷教授强调,团练是体察近代国人如何寻求富强之道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认识与处理中西、新旧关系的一个重要且较少被注意的窗口。
在讲座最后的交流提问环节,聆听讲座的老师与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崔岷教授针对“上奏请求办团官员的身份经历”“团练制度的变与不变”“基层民众对团练的看法与团练的实际效应”“从清代到民国的底层社会制度变化”等问题一一做了解答。此外,崔岷教授特别针对跨考学生,分享了自身跨考读研读博的求学经历,激励在座各位同学珍惜在校求学的难得幸福时光,树立从事学术研究的决心与信心。至此,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邵吴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