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好学,研思致远——我院2022级研究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近日,我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各专业陆续举办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相关专业老师组成专家组出席报告会,各专业同学在会上对各自论文进行汇报。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工作是学位论文撰写的基础,决定着论文的研究方向和质量。本次开题报告会要求研究生立足于科学前沿,围绕重要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开展系统科学、规范有效的工作,突出创新性。

世界史

11月22日下午,世界史专业开题报告会于江南文化会议室、历史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会分两组评审一组由冯定雄、刘昌玉、江晟、魏超四位老师组成评审二组由赵志辉、孙群郎、钱磊、吴起四位老师组成。专业十二名同学参与考核。

周亦鹏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中心城市的财政危机及其对策》考察20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地区城市财政危机的产生原因美国政府的解决策略,详尽了解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以期为迅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提供借鉴。老师们认为选题缘由应表述得更加明晰同时提醒写作时不要被预期的结论束缚。葛天一的《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和越南民族主义的兴起》旨在探究1885年20世纪初中越宗藩关系与越南早期民族主义之间的联系。老师们表示作过程中需要清晰呈现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和越南民族主义的兴起之间的因果关系,注意法国在越南脱离中越宗藩关系和建构民族主义之间所发挥的作用。

会议尾声老师们总结了同学们在论文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也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修改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文艺学

12月14日下午,文艺学专业开题报告会在文艺学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赖勤芳、王洪岳、吴海庆、李震、程镇海、肖炜静六位老师出席会议该专业七名同学参与考核。

会上,同学们详细阐述了论文选题、内容框架、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许源的《阿瑟·丹托艺术本体论思想研究》梳理阿瑟·丹托的艺术哲学中与艺术本体论思想相关的理论和批评追溯丹托艺术本体论思想的来源,进一步分析其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相关的问题老师们赞扬其具备跨学科的学术意识,亦指出论文应更深入挖掘和思考本体论问题的可创新点,论文的问题指向应当更加集中与明确。针对陈洁晨《约斯·德·穆尔技术美学思想研究》一文老师们肯定了其论文的选题价值也点明了论文框架结构重点不突出问题。

会议尾声老师们勉励同学们及时交流,不断思索,持续优化论文结构,为未来的论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汉语言文字学方言

12月20日下午,汉语言文字学方言专业开题报告会在中国方言研究院会议室顺利举行。傅惠钧、王洪钟、王文胜、沈丹萍和姜其文老师出席会议该专业六名同学参与考核

报告会上,同学们依次汇报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框架、内容、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其中连建博浙江平阳溪南畲话研究拟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对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溪南村的畲话展开全面调查,并将溪南畲话与福建罗源畲话进行对比老师们认为论述翔实准备充分提议语法部分继续搜集相关语料丰富论述部分词缀性质的判定有待研究。关于邱小萌的《浙江临安浙川徽语研究》一文,老师们表明浙川村的徽语具有研究意义,继而提出研究不应局限于语音层面后文论证需要对综述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应等指导性意见。

会议尾声,傅惠钧老师作总结性发言,指出论文框架应当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综述部分不仅需要罗列清楚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强调前人研究中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且后文的论证与问题紧密结合;在研究方法上借鉴语言学其它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中国史

12月21日上午和下午,中国史专业开题报告于历史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会分两组评审一组由胡铁球赵瑶丹崔军锋四位老师组成,评审二组由胡铁球于逢春冯建勇陈彩云李义琼五位老师组成。该专业十九名同学参与考核

李琳烁的《在华美军剩余物资的处理——以行政院物资供应局为中心》聚焦在华美军剩余物质这一具体问题,就物质的分配问题展开论述,揭示不同力量在其中的博弈。老师们一致认可其扎实的史料基础,同时指明需要适当修改文章的结构以突出创新点。沈诗琪汉代边塞烽燧兵物管理研究一文,拟基于居延汉简考察汉代边塞烽燧兵物管理的制度老师认为该选题视角较为独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亦提醒应对“烽燧”作出明确概念界定,并搜集更多史料充实文章

报告会尾声,老师们衷心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修改意见,认真改进和完善开题报告,争取早日提交优秀的研究成果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

12月21日下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专业开题报告会于语言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陈青松、傅惠钧、聂志平、唐善生李艳芝五位老师出席会议两个专业共十一同学参与考核

本次考核中,同学们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写作规划。赵耀辉《温州方言称谓语研究》旨在系统分析温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老师们称许了他所作的思考与探究,并提出应当进一步在论文中体现温州方言称谓语和普通话称谓语之间的差异,思考研究温州方言称谓语的必要性。欧阳雯的《汉语人体表敬词研究》以汉语中的人体表敬词为研究对象,人体表敬词如何呈现出表敬义,而后表敬义又如何消失,产生新的语用义的过程。老师建议精简综述内容,理清有关研究对象部分思路

会议最后,老师们点明同学们存在问题意识不强、文章题目不够恰当等共性问题。同学们均表示收获颇丰,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获得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中国现当代文学

12月21日与1222日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开题报告会在现当代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会分两组,评审一组由高玉、李蓉、姚晓雷、潘正文、俞敏华、黄江苏、余凡、孙伟民八位老师组成,评审二组由高玉、俞敏华、黄江苏、余凡、房栋、孙伟民六位老师组成。该专业二十一名同学参与考核。

胡子旭的论文意在通过柏桦的个案研究展现以诗歌文本为中心的新诗史研究的可能性。老师们指明论文的章节标题应当增强学理性,提议以抒情为主线突出柏桦于20世纪80年代所作诗歌的意义。洪泳仪的论文拟就徐志摩之死展开研究,老师们在肯定其论文研究价值的同时,认为还可将之作为一个文化现象进行考察,注重还原诗人之死这一事件,并于表述上呈现出后人评价话语中暧昧变迁的尺度。

报告会尾声,老师们就同学们论文中标题书写、参考文献的划分等问题给予了切中肯綮的指导意见,并期望同学们继续努力,细心修改与完善论文内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2月21日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开题报告会于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会议评审小组由蒋永国、郭晓霞、范煜辉、匡虹霓、刘婧文、信誉和黄瑞颖七位老师组成,其中郭晓霞老师和刘婧文老师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出席会议。该专业七名同学参与考核

会上,同学们有序陈述了论文的框架与构想,老师们根据汇报内容逐一点评。余澳莲《本·琼森城市喜剧中的性别书写》着眼于·琼森戏剧中存在的“性别颠倒”“性别角色”等问题,运用性别研究中的方法论,关注戏剧中的对抗要素。老师们肯定了余澳莲选题的聚焦性,提议其重新思考论文内部结构,厘清“性别”与“性”的区别。朱昊辰鼠族的大屠杀书写》关注“图像小说”这一特殊文体,围绕“创伤”“技术”“文化工业”“现代理性”等关键词分析论述。老师们对其选题的创新价值表示认可建议以清晰的论点和丰富的例证说明“图像小说”的独特之处,更加透彻地思考大屠杀历史事件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会议尾声,老师们总结了同学们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嘱咐大家潜心思索、及时沟通,不断精进论文结构,为后续的论文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儿童文学

12月21日晚,儿童文学专业开题报告会于红楼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吴翔宇、钱淑英、胡丽娜、朱利民、窦全霞五位老师出席会议该专业名同学参与考核。

会上,同学分别从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框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详细汇报。刘柠的《伊迪斯·内斯比特儿童幻想小说中的时间艺术研究》意图探讨内斯比特儿童幻想小说中的时间艺术,兼意义所在老师们提议章节标题不必过分注重工整性论文各部分应紧密联系且避免产生矛盾。万雨骞的《论苏珊·库珀〈黑暗在蔓延〉五部曲中的恐惧书写》以“恐惧”为切入点,考察《黑暗在蔓延》系列的整体艺术。老师们对其论文的框架、语词定义和逻辑梳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会议尾声,老师对七位同学的选题予以肯定,并期望同学们再接再厉,根据意见修改与完善论文。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

12月22日上午,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专业开题报告会于语言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殷晓杰、刘力坚、张家合、黄沚青四位老师出席会议该专业七名同学参与考核

报告环节中,同学们就各自论文的研究框架内容同老师们交流探讨。柯曼纯以《潮州歌册》中的俗字与方言俗语词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其作系统性整合论证。老师们纷纷认可其选题的价值,同时强调要注重引文的准确性、表达的学术性以及繁简字体的统一性。周唅暄选取明清时期的六组常用词进行断代、专题的用字研究,考察历时演变与共时发展。老师们指出应当注意个案之间的关联性;在论文写作时理论先行,而后以个案回应理论。

报告会尾声,老师对同学们予以鼓励,希望同学们认真汲取意见,深入思索,不断进步。



中国古典文献学

12月22日上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开题报告会在文艺学学科会议顺利举行。会议评审小组由张磊、李义敏、金晓刚吴宗辉老师组成该专业同学参与考核

鲍婧婧《吐鲁番佛教文献定名与缀合研究》拟从定名、缀合两个方面研究吐鲁番佛教文献。老师们肯定了其前期资料搜集充分性和论文框架的合理性亦点明应进一步改进格式等细节问题。董清婕以“明清伊洛渊源续录整理与研究”为题,介绍了张伯行和谢铎所编续录的基本情况,所编续录的取材依据和原则、编纂意图、价值与不足之处展开探究老师们建议在考辨时加入版本考和源流考,使行文更加学术化,此外研究方法还需创新

报告尾声,老师们作出集体评议。同学们表示将会根据指导意见认真调整自己的论文写作思路与框架内容。至此,本次开题报告会圆满结束。



中国古代文学

1227日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开题报告于学院会议室、江南文化会议室顺利举行。报告会分为两组,评审一组由慈波、崔小敬、葛永海、孙晓磊四位老师组成,评审二组由高玉海、于淑娟、曾礼军、鲍有为四位老师组成。该专业二十名同学参与考核。

潘巨强的《明清小说中的造园叙事研究》探析明清小说中的造园情节与古代造园活动的真实情况之间的联系,继而从文史互证回归至文学研究,将研究深入小说的叙事肌理、文化肌理和理论肌理。老师们赞扬了其论文的整体框架,并指出可以适当关注其他叙事文本中的造园叙事内容以及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之间造园叙事的区别。童震的《虞集诗词名物书写研究》以虞集诗歌中的传统名物、域外名物及其题画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一大文臣之首的视野与焦虑。老师们认为其选题视角具有一定创新性,亦指明分类研究的重点在于将概念清晰区分,以避免交叉重叠

会议尾声,老师勉励大家积极沟通交流,深入思考,持续打磨、完善论文结构和内容



本次开题报告会的顺利举行,为同学们后续的论文撰写及答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规范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同学们将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实质性进展

文图各专业开题报告秘书 / 统稿张婧婧、穆煜鲁、樊润凯、余晓欣、邱小萌)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