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我院第十届历史学“卓越教师”班校外实践导师结对活动在24幢四楼会议室举行。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陈亚利、叶秋鸳、吕准能、陈小伟、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厚阳等5位老师出席活动,并被聘任为卓越班校外实践导师。历史学专业师范技能指导教师陈彩云老师、卓越教师班班主任姚建根老师,以及第十届历史学“卓越教师”班全体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开场介绍环节,姚建根老师隆重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5位校外实践导师,并对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随后,卓越班同学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陈彩云老师对卓越班全体学员寄予厚望,希望学员们能够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在中学历史课堂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与综合素养。

在校外导师发言环节,5位老师分别向在座的学员提出了宝贵的学习建议。叶秋鸳老师强调听课前的准备以及专业阅读的重要性。吕准能老师希望学员们及时更新知识储备,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对网络资源的选用要慎之又慎。陈亚利老师认为,中学历史教学需要体现学科本身的魅力,希望学员们提升课堂教学的思辨力。陈小伟老师提醒学员们要注重听课的规范,充分准备、积极尝试,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提升。厚阳老师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各种新变化及应对方式。5位导师对学员们前往金华二中、婺州外国语学校学习表示热烈欢迎。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就教学设问层次、学情把握与应对、专业阅读方法、备课效率、学术观点选用、知识点展现方式、时间轴的适用性、板书设计布局与创意、高考小论文评析等教学关键问题以及就业应聘的“亮点”展现,和导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畅所欲言,现场氛围非常活跃。导师们对学员提问的针对性表示赞赏,学员们感谢导师们的回答“都是干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化解心中的疑问”“给自己指明学习方向”。

本次活动的师生交流环节,大大超出预期的时间。学员们准备充分,对加入卓越班以来遇到的专业学习、教学素养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虚心向导师们求教。导师们应答如流,体现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历史专业的热爱,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让学员对导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史学素养、高超的教学水平崇敬不已。校外导师们不约而同地指出,大学专业课学习对于学员们今后成长的极端重要性。由此,针对当前个别年级在课堂学风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陈彩云、姚建根老师希望卓越班学员能以自身的示范作用,带动历史学专业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
(人文学院历史学师范技能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