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究古,博采文明——第十八届“丽泽论坛”人文分论坛之历史学专场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4月12日晚,我校第十八届“丽泽论坛”人文分论坛之历史学专场学术报告会在我院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专业陈彩云老师、世界史专业刘昌玉老师应邀担任本场点评嘉宾。我院相关专业研究生到场聆听。



报告会伊始中国史专业率先展开报告邵吴越的报告《民国舆论的堕胎想象与其认知表达(1912-1937)》分析了当时媒体对堕胎女性形象的塑造,继而指出这些形象可能更多地反映了作者的认知想象,而非客观事实。认知想象通过媒体传播进一步塑造认知从而在循环中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沈诗琪《西北边塞汉简所见“省卒”探微》“省卒”的省作地点为切入点“抽调命令的发出者”“省卒‘诣官’”“省卒名籍”“省卒日作簿”“省作时间和归还”五方面勾勒“省卒”的抽调流程,并深入探讨省卒抽调的原因。

陈彩云老师对两位同学的汇报作出点评他肯定了邵吴越的学术能力和选题价值同时提议论文应当增加关于学术史的说明内容,以明确论文的侧重点和选题原因,另需增强语言文字表述的条理性和凝练性。对于沈诗琪的报告陈老师称赞其选题角度新颖亦建议丰富结尾部分增添抽调的原因和影响方面的相关内容以形成逻辑上的闭环



随后世界史专业进行汇报。刘奕楠作了《道奇使命与战后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战略的建构(1948-1950)》的报告梳理了道奇使命经历稳定复兴日本经济、推动日本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两个阶段,并从成效与局限两个角度探析其对战后日本和美国的东亚战略乃至全球冷战格局深远影响。在题为《乌拉尔图的考古发掘与乌拉尔图学研究》的报告中王成详细阐述了乌拉尔图考古发掘的不同时期、乌拉尔图文献的主要来源和类型,而后研析了乌拉尔图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点评环节中刘昌玉老师指出,学术之路充满磨练,而非一帆风顺确定研究方向,持之以恒,方能成就学者之名。他赞许了刘奕楠史料运用的准确性和论文撰写的学术规范性称其论述语言流畅,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强,具备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性此外刘老师表示应完善“论”的内容,深度研究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原因。关于王成的报告刘老师认为论文选题新颖深刻,若再对内容加以凝练和深化,或将在学术史上产生一定价值尤其是在分析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因此,他鼓励王成在研究过程中更加紧密地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推进融通古今中外

报告会尾声,陈彩云老师对本场报告会作总结性发言针对撰写论文他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意见:论文选题应大小适中,选取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在材料查找和引证方面应丰富多元;写作格式和语言表述需严谨准确。至此,本届“丽泽论坛”人文分论坛之历史学专场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

(文:张婧婧 / 图:范玲飞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