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明确考公方向、熟悉备考流程、汲取备考经验,4月27日下午,我院于人文报告厅举办考公经验分享会,人文学院2020级学生黄子宁、郑意茹、余涌涛受邀参加本次会议。

黄子宁在浙江省考中以笔面综合成绩岗位第一成功上岸。她从应届生身份、专业范围、综合成绩算法、卷型与题型的分类以及申论所需时间五个角度说明国考与省考的差别。黄子宁详细介绍自己的笔试备考过程,认为面试需要内容和形象兼顾,应注意合理分配面试时间,做到深入思考、言之有物。

国考上岸的郑意茹给出“结合自身学历专业与所在地区选择应届岗”的选岗建议。她表示申论要以材料为主,多刷题培养谋篇布局的思维,发挥专业所长取得笔试优势。在面试部分,郑意茹介绍国考结构化小组面试流程,直言可以取长补短,参考他人亮点完善自己回答。她总结三点经验:一、面试并非形式大于内容;二、要有自己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切忌生搬硬套素材;三、面带微笑直视考官,少看题本。

余涌涛考取宁波象山选调生。他从“是什么、考什么、怎么考”三个方面阐述选调生的备考经历。余涌涛强调规划的重要性:“要根据官方公告及时调整个人计划,合理分配刷题时间以保持手感。”对于面试,余涌涛表示需做到心态平和,并鼓励同学们尝试“反馈式”练习。

青春梦想绽芳华,奋斗实干赢未来。本次经验分享会为同学们的岗位选择与备考规划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使我院学子对个人发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蔡璐莎、徐梦琳/文 陈柯羽/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