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拼搏奋进——记人文学院参加校第十一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

518日至19日,艳阳高照,暖风习习,人文学院乒乓球队在书记吴洪涛,工会主席高玉海率领下,参加校第十一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学院派出了一支由17人组成的队伍,其中男队员是:吴海庆、胡铁球、王文胜、常立、蒋永国、陈庆、赵牟云、吴志刚、卢培栋、孙杰。女队员是:蒋晓玲、匡虹霓、郑微微、李丽颖、张雨倩、郑晓芹、肖婉琴。比赛分周六、周日两天进行,人文学院所在的小组共有6支队伍,对手们分别是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经管学院、机关工会、后勤服务中心队,比赛分男单、女单、混双三种形式,每两队间的比赛男单打5场,女单打3场,混双1场,每场三局两胜制,如果一支队伍率先获得5场胜利,则为胜出队。因此,根据对手实力和场次顺序调兵遣将,排兵布阵,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场战斗就极为惊险。人文学院遇到了老牌强队教育学院,前五局打完,仅靠着匡虹霓老师的艰难逆转才拿下一局胜利,大比分1:4落后,教育学院如果再赢一场,则将胜出,形势非常严峻。紧接着开打的混双比赛,由常立、郑微微组成的混双组合与教育学院混双展开了激烈鏖战,关键时刻,两位队员顶住了压力,斗智斗勇,敢打敢拼,苦战三局,最后2:1胜出,拿下了扭转士气的关键一分!接下来,蒋晓玲、吴海庆、王文胜三位老师分别出场,场场都是2:0胜出,大逆转就这样悄然上演。

紧接着胜后勤,赢艺术,斗经管,战机关,人文学院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以C组第二的名次成功晋级八强。当高玉海主席把这一喜讯发到教工群里时,战斗胜利的消息就像秋风刮过麦田,掀起阵阵麦浪,大家纷纷为人文学院的惊艳表现喝彩。与此同时,肖婉琴老师也用镜头记录下了人文乒乓球队员们激烈搏杀,顽强逆转,获胜欢呼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让场内场外的老师们更增添了一份陶醉与回味。

19日的淘汰赛中,人文学院又分别遭遇行知学院、工学院、数理学院,最终人文学院总排名第七,刷新了近年来的最好战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乒乓球比赛,人文学院展现出了空前的凝聚力,早在本学期开学伊始,人文学院工会就组织了一次院内乒乓球活动赛,旨在选拔出有潜力的队员,之后,又与国社学院举行了一场乒乓球友谊赛,锻炼新人,磨合队伍。不仅如此,队长吴海庆老师还身兼教练员,赛前积极组织队员们训练,针对有些队员的技术短板及时提点纠正,让不少队员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比赛当天,人文学院老师们聚在一起商量战术,研究排兵布阵,有老师负责收集对手其他场次的赛况信息,有老师负责后勤物资补给,有老师负责拍摄记录,有老师负责直播比赛结果。大家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看似点滴的辛劳,也成为比赛胜负手的砝码。

赛后,大家纷纷感慨比赛的艰辛与胜利的来之不易。

高玉海主席有感于学院参赛团队的精诚合作,成绩喜人,即兴赋诗曰:最喜今日五一八,乒乓赛场出黑马,他日若逢庆功酒,先敬吴帅再言他。

蒋永国老师也兴致大发,挥毫泼墨,用一纸书法“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来表达祝贺。

队长吴海庆感叹道:的确,真如“梦幻”般的两日!其实,组队以来两个月的日子都让人心生感慨:晓玲、微微、常立家务繁忙,但总会挤时间来训练,晓玲是这次比赛最积极的支持者、组织者和主力队员,大中午一个人去练球,真的让人佩服,我是做不到的,我想这也是她这次能成为别人眼中“黑马”的主要原因。混双一直是我感到难以补上的一块短板,微微带伤出山既让我不安也让我舒了一口气,一旦入队,微微便全力以赴,甚至带着丈夫和孩子一起去练球,那场面真的让人动容,想说声谢谢,又觉得“谢谢”二字太过于干巴无力。匡匡赤着脚练球,可敬可爱!丽颖除了集体训练外,还经常独自对着发球机练球,极为刻苦,我有时因为她技术不稳定而着急批评,她也不与我计较。志刚、陈庆训练几乎每次必到,永国练球竟练到腿打擅,他们几个青年队员的积极、认真与刻苦让人感到这支队伍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前途无量!文胜、铁球、培栋在比赛时不计个人得失,都是竭尽全力去为集体荣誉而拼搏。晓芹、雨倩、牟云虽然没有上场,但也是积极参加训练,随时准备挺身而出。以婉琴为首的服务队、红色谍报队虽然不打球,但其热情、激情、细致的服务和大力宣传都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队员。吴书记也是我们的领队,他不仅关注每一场比赛,还亲自为比赛中的队员捡球;高主席一边工作一边在院群向全院转播球队取得的每一场胜利,这些都让我们从一个不同角度感觉到了参赛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说,今天这个成绩,缺了谁都不行,真的是“一个都不能少”!如高主席讲的那样,成绩固然重要,但我们更看重取得成绩的过程,我们原本是一支让人家看不上眼的只会垫底的弱队,可以说是“老的老,小的小”,今天居然成为一支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视并向我们竖起大拇指的劲旅,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好!必须给自己点个赞!胜与负终成浮云,但为了胜利而共同努力奋斗的这段经历和美好时光会让人永志难忘!

女单一姐蒋晓玲也说:一个多月前球队在工会馆训练时其他学院一位高手对吴帅说“你们学院没什么人打球”,当时全馆都是我们的人,队长倒吸一口气,无奈地挤出了一句“是啊”。对方的这句话让我一直耿耿于怀,可想而知队长当时的五味陈杂。这两个月,队长连续组织训练,时时在想如何提升每位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夜夜在考虑排兵布阵,阶段性的就语重心长地把近期情况和感受写在群里,这是对乒乓球的执着,也是对团队爱得深沉啊。说实话,我刚开始是被动练球,只是想凑个人数或者为了不让队长失望,可是练着练着,竟开始变成主动了,队长不用说了,一姐、常老师、志刚、陈庆、微微对训练的认真和热情深深被感染。这个周末我们尽情享受了竞技体育带来的激情与快乐,也终于可以大声喊出来“我们学院是有人打球的”!

醉心于羽毛球的首作帝老师微信高主席说:高老师,你的直播让我热血沸腾。明年上半年,请直播我们的羽毛球赛。我一定要带出一支优秀的羽毛球队!

……

短短两天的比赛虽已落幕,但相信比赛所带来的力量与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所有人文人砥砺前行,拼搏奋进!(文/金科,图/肖婉琴)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