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第十五届“师范文化月”师范生教学技能决赛

630日下午,我院第十五届“师范文化月”师范生教学技能决赛于24307306教室分别举行。本次决赛由婺州外国语学校团委书记厚阳,教师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郑逸农,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郑流爱,我院教师崔小敬、匡虹霓、倪玲颖、陈彩云、姚建根、徐枫担任评委,部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到场观看。




经过初赛的激烈比拼,语文组与历史组共计28名选手晋级决赛。本次比赛共分为即席讲演和模拟上课两个环节。

围绕语文教学拓展问题,参赛选手展开即兴演讲,抒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感悟。以“语文即是生活”为主题,张菁倩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意义。陆玉倩则从“巩固基础”“拓展思维”两方面阐释如何拓宽文本联读的边界。选手们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分析透彻。



历史组即席演讲主题丰富,考验选手们核心素养能力。孙铭璟指出教学与研究是教师的基础性工作,是两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在实践中应当以教促研,以研带教。王晨羲认为历史教学不应局限于书本具体知识,而应重视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历史价值判断,以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



在模拟上课环节,现场选手仪表得体、教态大方,板书设计直观形象,语言表达流畅自然,模拟课堂精彩纷呈。

蒋励以苏轼的心情变化为脉络串联文本,带领学生细读《记承天寺夜游》,引导学生斟酌字词释义,分析写景之妙、感悟诗人情感。立足文本内容,谭萌深入分析《伟大的悲剧》中的叙事艺术,进一步引领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及斯科特等人的精神本质。



翁馨怡从袁世凯的形象变迁切入主题,循序渐进提出问题,继而引出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题研究。以两极格局崩溃局面为导入,陈亦瑜围绕美国建立单极世界之意图纵深展开,凸显”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课堂主题。



嘉宾点评环节中,郑逸农指出多数选手教学设计缺乏亮点的共性问题,并强调课文朗读的重要性。他建议在场选手以文本的语音之美、语用之美、语义之美打动学生,避免“作业式课堂”。厚阳从“学姐”角度出发,在观点树立、语调设计、课堂创新设计等方面给予细致指导。郑流爱提出选手在即席演讲时,应将专业知识与核心素养挂钩;在模拟课堂时,应做到课堂环节完整,贴合主线,方法合理。




教学之路漫漫,我们行稳致远,人文学子需不断扎实师范基础技能,培育专业核心素养,铺就教学之路,播种教育之花。

(徐旭芬、朱晨悦/文 寿恬宁、叶家何/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