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芝英镇召开“大学生实践交流会”,我院研究生会的成员们共同学习了芝英祠堂文化的相关内容。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芝英千年古城复兴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兼办公室主任胡潍伟,芝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严卓可及人文学院学工办柴培森老师出席本次活动。交流会伊始,严卓可镇长介绍了讲解嘉宾,胡潍伟主任从不同层面具体讲解芝英镇的地方特色,为同学们全面了解芝英古镇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在交流会上,胡潍伟主任为同学们介绍了芝英镇的传统文化,从芝英古城的祠堂文化、集市香街、自然风物等方面分享了芝英的自然以及人文传统。祠堂文化是芝英镇的特色之一,他带领大家从祠堂文化出发,追溯了“百祠之都”的历史渊源,从祠堂这一载体出发,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芝英祠堂文化名人。就芝英镇乡贤及其相关事迹,胡主任引导同学们思考祠堂文化与文化名人之间的关系,指出祠堂文化能够形成良好的引领作用,激励后人向先贤学习,成就一番事业。
紧接着,胡潍伟主任向大家传授了诗词的韵律、平仄、文化典故等知识。芝英的文化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千年古城的气韵。在这座古城里,人们感受着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胡主任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诗词创作,结合具体诗词,为学生们学习平仄、格律等内容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言及《芝英漫步》时,他从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发,具体分析了祠堂“三进五开”的文化意义,涉及诗句中的典故时,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鼓励大家将诗词文化与芝英古镇实际走访相结合。胡主任建议同学们踊跃尝试,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完善芝英古镇研究资料,进一步挖掘、传承芝英古镇的传统文化。
交流会尾声,胡潍伟主任期待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以芝英古镇为宣传永康特色的窗口,他以永康肉麦饼为例讲解了陈亮与“状元饼”的关系,为学生们学习“陈亮思想”提供了一个新角度。芝英镇的历史文化丰富,充满了地方特色,存在加强保护、深入挖掘的空间,希冀大家从实践出发将所思所想与芝英古镇特色风物联系起来。他指出,文物古迹对文明传承至关重要,更是民族自信的底气所在。本次交流会的成功召开,有助于实践队成员全面把握芝英古镇的文化底蕴,在宝贵的实践过程中发挥青年智慧、彰显青年风采,为芝英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文:孙维秀、施可翌 / 图:董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