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我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芝英古镇会客厅举办“寻美芝英·青颂缙韵”主题座谈会暨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芝英千年古城复兴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兼办公室主任胡潍伟,芝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严卓可,芝英镇团委副书记潘文斌及人文学院学工办柴培森老师出席本次活动。严卓可委员担任本次座谈会主持人,并简要介绍会议流程。
交流会伊始,实践队队长张思睿从团队分工、调研报告、宣传策划等方面汇报近两周的实践成果。在合理细致的组织结构之下,实地调研组队员们深入走访芝英镇核心祠堂群,对芝英七村现存的12座祠堂进行了详尽的测绘分析,撰写独立报告超一万字;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调查工作有序进行,为全面、深入梳理文化遗产现状并形成完整调研报告的目标添砖加瓦;宣传组将活动策划与宣传报道紧密结合,设计“灵秀福地·乐享芝英”主题趣味定向赛活动方案一份,采用图文、视频、宣传手册等多元形式呈现实践风采。汇报结束后,李国兴、张铭洁同学围绕近两周的实践活动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们代表全体实践队成员,向芝英镇领导、工作人员以及本地居民所提供的帮助表达了感激之情,并点出本次实践对更新文化传承观念、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具有非凡意义。
紧接着,柴培森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和分享作出了简要点评。柴老师提及,院领导对本次实践活动寄予厚望,而同学们的最终成果颇有可圈可点之处,终是不负众望。柴老师肯定了同学们以“文化”为着力点进行的深度挖掘,与此同时也希冀在调研结果上进一步完善,为未来立项提供坚实基础。她期待人文学院与芝英镇更加深入的、长久的合作关系,以实际行动巩固青少年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潘文斌书记也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实践成果,他直言从其中获得了丰富灵感,在未来的工作进程中会将青少年群体视作古城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
随后,胡潍伟主任对本次座谈会作总结性发言。胡主任认为,本次实践的顺利开展说明,通过暑期实践等多重方式的交流,芝英镇政府借助青年学生的活力、创新能力,助推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良性互动,实现互利互惠。一方面,人文学子能够将芝英的风采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芝英镇能为学子们提供更多的文化创意平台。胡主任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盼,实践活动终将结束,但芝英镇政府与人文学院之间的合作仍有无限可能。
座谈会接近尾声,“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顺利举行。此次座谈会暨授牌仪式,在总结实践队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为双方提供了开启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崭新篇章的契机。
(文:董 雯、施可翌 / 图:白嘉欣、孙维秀、董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