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人文实践行 | 躬行实践,力学笃行——记我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组调研活动

感时代律动做时代青年。自7月1日起,我院研究生调研组聚焦“芝英古镇保护”“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目标,以“芝英古镇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为主题,展开了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组的调研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期间,调研组成员们前往永康市芝英镇进行实地考察。芝英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单位,近年来围绕“工业强镇文化名城千年古城和美芝英”工作主线,在古与新的交融中,以古建修复、功能植入、文旅融合为切入口,积极探寻古城复兴之道,匠心工笔勾勒出属于“千年缙州灵美芝英”发展的锦绣画卷,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镇域示范。

 

 

 

调研组成员们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记录芝英古镇的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居民生活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古村落保护和宣传中存在的问题需求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调研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为调研提供理论基础,明确所需数据、撰写调研项目申报书。在探访芝英镇三大展馆时,调研组系统梳理了南朝古城、浙中名镇永康市芝英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评估古镇的宣传与保护现状,探索芝英古镇保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出促进芝英古镇保护和发展的策略方案

调研组成员探访了芝英镇省级非遗锡雕传承人应远志师傅,在锡雕制作现场感受芝英镇传统手工的发展状况,在实践中感受到“芝英三宝”的文化魅力。永康素有“五金之都”的美称,而芝英古镇更是五金传统手工业的发祥之地、核心地带。“芝英三宝”中,锡器制作行业代有人才出,从业者超过千数,产品种类超过百种。从酒壶、果盒等生活用具,到烛台、妆奁等婚嫁器具,再到拟形香炉、仪仗兵器等仪式道具,锡器在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远志师傅在谈到锡雕工艺与其他非遗工艺时,提及传统工艺面临着新技术的冲击。在访谈中,应师傅提到政府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政策对于锡雕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青年们勇于探索,做文化传承的践行人。

 

 

此外,调研组成员们与应业修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访谈活动。应业修先生是《古镇芝英》名誉主编,曾出版《千年应氏望族地》《千年紫霄观》等著作数部,还即将出版《找回芝英千年古城》,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数十年来在芝英镇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计划”等相关政策的出台,芝英的历史文化研究迎来了新的机遇。应业修和他的团队抓住了这一契机,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复兴项目紧密结合,为芝英的历史文化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调研组成员们从应业修先生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保护的初心,这也激励着成员们做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以青春之力为芝英古镇点亮文化传承之火。

 

 

 

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经过认真细致的实践调研活动,调研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芝英古镇的祠堂文化、传统手工艺,对于芝英镇的古镇保护以及持续发展作出了系统梳理。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调研组成员们在奋斗与实践的底色之下为芝英镇的古镇保护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成员们将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弦歌不辍。

统稿:谢雨彤董  雯、施可翌孙维秀 / 图:媒体宣传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