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浙江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昌玉在我院四楼研修室带来“古代两河流域的契约文明与契约精神”讲座,相关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参加。
讲座伊始,刘昌玉教授介绍了我校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研究方向,强调了对文明古国文化研究、关注古国发展状况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首先,刘昌玉教授对两河流域的契约做出概念解释,并与中国古代契约进行对比研究。刘教授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契约和法律渗透在两河流域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巴比伦时期达到鼎盛。
随后,刘昌玉教授介绍了常见的契约类型有国与国之间的国际契约及公民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契约,后者包括买卖(土地、人口、牲畜、果园买卖)、借贷、租赁、雇佣类契约等。继而探讨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奴隶制和土地制研究的重要性。
最后,刘昌玉教授谈及了数字人文对亚述学研究的重要性。数字人文与亚述学结合,缔造了“数字亚述学”,亚述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得到拓宽和创新。刘教授鼓励同学们学习跨学科知识,争取成为未来复合型人才。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张琪儿 / 图:张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