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读人生”系列活动之安宁:桎梏与救赎——于现实黑暗中寻蜕变

  111日晚,我院于学院四楼会议室开展“桎梏与救赎——于现实黑暗中寻蜕变”主题读书会。本次活动邀请我院教师安宁担任活动嘉宾,部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到场参与交流。


       

       活动伊始,主持人引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腰封上的“奇迹”二字,以此来概括作者塔拉挣脱牢笼,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拉开了此次系列活动的序幕。

活动以《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文本阅读为基础,围绕四个核心问题深入展开。

其中,就“塔拉如何冲破原生家庭的束缚,成为一名独立的个体”这一问题,在座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掀翻了蒙昧的阴影,为塔拉展示了世界的博大与真实,赋予她走出泥潭的底气与勇气。



在比较塔拉与保尔·柯察金的经历并分析二者异同点时,同学们指出两个人物有冲破现实的勇气,都有受到他人的引导、教育和学习重塑自我的相同经历,但不同点在于不幸的根源、成长经历以及家庭环境。



在“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教育的真正意义”的问题上,同学们各抒己见,结合自身经历,提出教育能传授知识,唤醒学生内心的激情和潜能,用自己的灵魂去唤醒更多的灵魂,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追求自己的梦想。

安宁肯定在场同学对文本的分析,同时以本书译名由《educated》到《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一变化入手,强调了教育学习对于生活和自我人格的意义。

接下来,安宁深入解读文本,“从小说类型来讲,此书可归为流浪汉小说,与结构主义文本分析学相契合。”提出书中不仅描绘了微观的美国家庭环境,还宏观展现了宗教生态和社会困境等多个方面。

安宁将观点进一步延伸,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认为此书探讨了女性如何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觉醒,通过自我教育来摆脱男性凝视、实现自我预期的路径。



最后,安宁引导同学们关注小说的细节呈现。作者塔拉正是通过一次次的细节深入,逐步揭露自己隐秘的伤痛。这种对回忆的变形处理不同于其他自传体小说,能够深深触动读者心灵,引发我们强烈的共鸣。

经此活动,同学们探讨于现实黑暗中寻找救赎的可能性,并从作者身上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力量,深化了对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的认识。

项莎翔、蔡烁佳/文 李雨琪/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