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视野观日本邦成——记古市晃教授“日本古代的国家形成与国际关系”讲座

1114日晚,神户大学文学部教授、大阪市立大学博士古市晃教授应邀于我院四楼研修室作题为“日本古代的国家形成与国际关系”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教授王海燕翻译,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古市晃以箸墓古坟出土的船型陪葬品引入正题,介绍日本古坟的代表、分布、内部陪葬品、形状及各部分的作用,由日本各地古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推测当时各势力间可能存在联系且分配不均。

随后,古市晃转述日本教科书关于5世纪日本王权统一且强大”的说法,并对此持怀疑态度,他强调历史学研究需要结合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通过分析《宋书》中记载的倭王谱系的婚姻关系异常、5世纪的豪族叛乱及奈良盆地王宫群的分布,他推论王族对立严重、王权不稳定。在此基础上,古市晃从“高句丽的南下与伽耶的灭亡”“佛教的传入与建筑建造”两方面分析,认为东亚的国际环境是倭王权得以强化的契机。

古市晃总结日本国家形成之时所受到的国际影响及其形成初期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指出既要肯定日本岛国地域隔离的独特性,也应注意到国际环境的作用。



在现场提问环节,古市晃就“神道教与王权统一”“佛教传入与日本模式的关联”等问题进行细致解答,进一步阐述东亚国际视野下日本国家的形成。至此,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王恩祈、蔡璐莎/文 高瑜晨/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