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学人·论文速览】我院高玉教授在《学术月刊》发表权威B类论文


20247月,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高玉教授学术论文《古代文论的“学科”性质与语言复古论》在权威B类期刊《学术月刊》2024年第7期发表。该论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16ZDA19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文论”之说,“文论”是近代西方学科理论引入中国在学术上的概念反映,现代“七科”对传统中国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分类产生“文学”进而产生“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的形态是由陈钟凡开创,由郭绍虞、罗根泽以及朱东润三人各自通过写作实践完成的,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又有补充、整合、完善,但形态上没有根本突破。中国古代文论“论”的形态包括传统的文献考证,术语、概念的释训,但主要则是用现代文学观念和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定性、比较、分析等,也即“理论”的形态,其中方孝岳、朱自清、傅庚生的贡献非常大。中国古代文论的根本在于“古”,今天的转化和重建其实是把“古”变为“今”从而失去了本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应该复活古代文论表述的古代形态,把被中断的古代文论原形态续接起来。古代文论研究的语言“复古”其根本是用古代文论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话语方式来言说文学,不仅言说古代文学,也言说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语言复古让中国古代文论成为应用形态,但不是否定现代文论的主体地位,而是让中国古代文论成为中国文论的一种有效方式,补充和丰富我们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1月,是上海市社联的机关刊物。该刊物注重学术积淀、传承与创新,注重反映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学科前沿问题与重大研究成果,发稿兼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主干学科。根据浙师科研字〔202116号文件,该期刊自2022年起认定为我校权威B类期刊。


作者简介:高玉,1964年生,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1项。著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俄语版、阿拉伯语版、日语版和印度尼西亚语版。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教育部社科奖二、三等奖4项。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