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罗小华在我院四楼研修室带来一场关于长沙墓葬简牍的发现与整理的讲座,我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从简牍的出土数量和地点切入,罗小华对全国简牍的发现概况进行介绍。
为明确长沙墓葬简牍独特的研究价值,罗小华从简牍数量、时间跨度、朝代序列等多方面,强调长沙出土简牍在学术界的重要性,并以表格形式将长沙地区简牍出土的详细情况展示出来。为增进听众对于简牍文化的深入理解,罗小华选取仰天湖25号战国墓、马王堆3号西汉墓等墓葬出土的简牍作为典型案例,图文并茂,着重分析简牍的文字内容和相关文物图案,直观呈现简牍整理研究成果。
在讲解仰天湖25 号战国墓出土竹简时,罗小华依据传世文献记载,辅以详实文物材料,对简文大意进行推测,凸显这批竹简在战国简册研究中的关键作用。
为深入解读简牍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罗小华以马王堆3号西汉墓出土竹简为例,详细展示文字形音义对于战国名物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支”和“兰”的音和义,罗小华深入挖掘了简牍背后所隐藏的名物制度、丧葬礼仪等信息。
交流互动环节,罗小华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在文献研究整理、材料阅读考证等方面提出的疑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此次讲座为长沙墓葬简牍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构建了良好平台,对深化听众对简牍出土整理工作的认知,推动考古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林思雨、蔡烁佳/文 单美琪/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