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校人文社科处主办的科研管理工作业务培训会在人文学院四楼会议室举行。我校人文社科处处长冯昊青、人文学院学术副院长李义敏、社科处项目管理科科长黄丹、平台成果科科长陈军波、地方合作科副科长黄潇逸、全校文科学院科研秘书、社科处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会。会议由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李康杰主持。
本次会议重点为科研管理工作业务培训,黄丹、陈军波、黄潇逸分别就项目管理、平台成果、地方合作三部分工作进行了专业的讲解。
黄丹详细介绍了项目申报的日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经费使用制度等内容,并且重点用对比数据分析了学校各类文科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情况,预测我校可重点申报和突破的学科,希望各学院加大动员力度,力争项目申报实现新突破。
陈军波对我校人文社科类科研平台、成果获奖、著作出版基金等工作内容作了详细介绍。2024年,我校在平台建设上取得新成效,获批2个国家级平台,获批1个省级高校文科试验室和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多个省平台的考核成绩优秀。2024年,我校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现一等奖的突破。2025年,社科处将启动省级与教育部科研成果奖培育工作,并对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政策和方案进行调整。
黄潇逸就地方合作科的重点工作进行说明,围绕横向科研项目审签流程、项目结题、业绩计分与奖励办法等展开。2024年,全校签署173份横向科研项目,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不断拓展合作范围。
李义敏对校人文社科处到人文学院举办科研管理工作业务培训会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人文学院科研工作情况,表示学院将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科研服务水平,助推学院科研发展,也希望校人文社科处一如既往地支持人文学院科研工作。人文学科办许春从科研服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人文学院针对各类项目申报工作所做的工作。
最后,冯昊青处长对本次培训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社科处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一是有深度的谋划,当代高校科研都是有组织地开展,人文社科处将一如既往统筹全校文科科研工作,更加要进行深度、周密的谋划;二是有精度的管理,各科室在项目申报、中期检查、项目结项等方面都要做到精确管理;三是有温度的服务,强调各科室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中国契约文化社科普及基地,近期该基地正在举办“纸笔诉公堂”展览,李义敏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该馆的馆藏特色,与文书修复和研究成果。
(文:张玥佼/ 图:潘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