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T SI YOUSSEF ,中文名李悠然,来自摩洛哥,2022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高玉教授。曾获第六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最佳作品奖;第三届“我眼中的中国”在华留学生“美丽中国”短视频大赛三等奖;浙江省第十二届大赛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留学生三等奖;2024年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全国大学生短视频创意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留学期间,李悠然获得了诸多奖项,“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最佳作品奖便是其一。“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展现了外国人观察中国的独特视角,记录外国人行走中国的精彩历程,聚拢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故事,呈现国际视角下的中外融通。本届大赛共征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6万部作品,最终评选出112个奖项。孔子学院是李悠然与中国文化结缘的桥梁,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其思想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髓,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对李悠然影响深远。制作参赛视频时,李悠然以“孔子”为主题,从文化角度入手介绍中国,借契机传递孔子开放包容的思想,寄托美好的愿景:“我们需要学习圣人的智慧,用这些思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短视频拍摄过程中,李悠然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传统的古镇到现代化大都市,在中国大地上刻画自己的足迹,不同地方给他带去了不同的体验,这样别致的经历让参赛的过程异彩纷呈。
对于外国友人来说,汉语学习无疑是重要的一环。汉字、汉语对李悠然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这种热爱支撑他走过漫长的积累过程。他认为汉语学习中最难的部分是声调与发音,与大多数语言不同,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声调不仅能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也影响着同一个音节所表达的意义。为克服这个难题,他经常通过听录音、使用配音软件或者跟读新闻的方式来练习,勤勉努力,毫不懈怠,最终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也为他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的优异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李悠然选择了《中国话》这首诗歌,希望通过它来展现汉语之美。
李悠然表示,每一次获奖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激励,促使他坚定初心,继续努力。他希望通过镜头讲述更多感人的中国故事,以一名留学生的视角,讲述他在中国的难忘经历,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他也想向帮助过他的人表达诚挚的感谢。在摩洛哥时,李悠然学习了李白、李绅、杜甫等诗人创作的古代诗歌,来到浙师大人文学院后,李蓉老师的《当代诗歌》课程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当代诗歌的丰富与多样。在课堂上,李老师向留学生们介绍了许多当代诗人,如王家新、欧阳江河、孙文波、陈东东等,他们的诗歌给李悠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学习,他对中国当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准备比赛的过程中,辅导员柴培森老师指出他在朗诵中的不足之处,并帮助他改进发音方式、提升表现力。此外,李悠然还特别感谢他的导师高玉老师,此前,他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语法和汉字方面,对中国文学的理解较为有限,在浙师大求学期间,老师们给了他很多帮助,这既提高了李悠然的语言能力,也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理解。李悠然表示,“我从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也感谢我的同学们,我们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学习之余,李悠然还喜欢踢足球和打乒乓球,在运动中结交了不少中国朋友。
未来,李悠然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与传统文化、语言、文学相关的内容。李悠然对中国文学有浓厚的兴趣,他希望未来能翻译更多的当代中文作品,让阿拉伯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学的思想精髓和独特文化魅力。他也计划将来能在中国和摩洛哥之间搭建更宽阔的文化桥梁,推动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学习和分享,他希望能促进文化沟通与传播,为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