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心,顺势而为——记刘飞耀校长“语文教师的可能与可为”讲座


  39日上午,宁波滨海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刘飞耀16-315为第十期语文“卓越教师”实验班,作“语文教师的可能与可为”讲座。本次讲座由卓教班班主任任居易主持,相关专业教师和卓教班全体同学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刘飞耀校长从时代流变给语文教师行业带来的高要求入手,指出当前教育行业存在技术发展与人格撕裂、内卷与世界格局多极化、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等问题,正经历着发展的阵痛,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改变才能应对发展的洪流,并抛出“我们还能够重新想象语文教育吗”的问题,引发学员们深思。

随后,刘飞耀校长主要从“姿势:不忘初心,守住专业发展的本色”和“破势:聚焦课堂,守住专业发展的底色”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第一个方面,刘飞耀校长提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回归常识、回归传统、回归本源、回归理性,不断追求自我的精进。面对不断迭代的人工智能,把人培养得更像人,才是教育对智能文明时代最好的回应方式。同时,他还希望同学们能在身体、心灵、心态、技能四个方面加以磨砺,注重学习和精微,在语文教学上勤勉啃书、深度理解、打磨设计,提高自己的破封力和祛毒力,从而实现教师在新职场时代的转型。



在第二个方面,刘飞耀校长介绍了语文教学从“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再到“育人本位”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三种模式的利弊。通过对学员们所分享的心目中理想课堂的总结,他提出了理想课堂的标准——学生学习“诗性化”、课程内容“价值化”和教师教学“人文化”。新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的育人实践活动,是“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的动态统一。因此,新时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守正创新的动态实践过程、自身发展的意义诉求、理念追求和实践要求。这些关于语文教学前沿动态和内涵本质的论述,都让学员们深受启发。



最后,任居易老师对讲座中涉及人工智能的相关问题作了简单回应,此次讲座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学员们普遍表示受益良多此次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经验的传承,刘飞耀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和热爱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学员们不仅了解了当前语文教育行业的最新动向,也明晰了语文教师在新时期的教育定位和责任,为成为一名卓越的语文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颜诗颖/文 南加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