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我院“创新素养提升训练营”专题培训第三讲于24幢517人文学院历史学科会议室举行。本次培训由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农学院辅导员,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2018级研究生胡尹莎作主讲嘉宾,训练营全体成员参与学习。我院24级辅导员朱展担任主持。
培训伊始,胡尹莎结合自身参赛经历,系统梳理了三大创新创业赛事的评审重点和参赛策略。对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她点明新赛制更注重创新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注重跨学科团队的组建,重点考察项目实际落地情况及带来的影响力,并特别提醒“数字赋能”与“ESG价值整合”将成为评审新趋势。
谈及“挑战杯”竞赛时,胡尹莎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赛道本质上是“国家治理需求的青年智库提案竞赛”,并提炼出“国家战略+社会痛点=爆款公式”的选题逻辑。她强调,备赛过程中要紧扣十四五规划高频词,选择影响超1亿人群或弱势群体的议题,同时注重运用田野调查数据与可视化分析工具为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胡尹莎通过大量国家级获奖案例分析,总结出优秀项目的共性特征是“政策高度、民生温度、创新锐度的有机统一”。她鼓励成员们要立足学科特色优势,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避免扎堆“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常规选题,而是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创赛很苦,但所有的美好都会环环相扣。”胡尹莎最后以成长型思维激励在场学员,强调创赛经历对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培训从“赛事解读”“实践路径”“资源赋能”三个角度,系统解析了文科生应如何依托人文社科优势在创新创业赛事中实现突破,有利于训练营成员们对比赛规则、评审重点等形成清晰认知,不断积累竞赛经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后续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赛事筑牢根基。
(蔡烁佳/文 蔡璐莎/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