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德国和当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的法国知名学者、哲学教授雅各伯·赫格让斯基(Jacob Rogozinski)应邀于人文学院文艺学学科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残酷戏剧’与安东南·阿尔托的戏剧革命”的讲座。本次活动由我院文艺学专业朱全国教授主持,文艺学专业陈庆博士担任现场翻译工作,相关专业教师和同学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雅各伯教授以介绍安东南·阿尔托的生平经历作为切入点,陈述了“残酷戏剧”概念的产生时间与背景条件。通过对古希腊悲剧在城邦奠基中的原初政治功能进行分析,他提及,阿尔托将戏剧视为最有力的革命工具之一,它允许观众与演员同处于场景中建立连接、认同,从而形成神圣性的共同体。阿尔托对戏剧的“治疗”功能同样重视,雅各伯教授认为,阿尔托之所以将戏剧描述为“勾画生命的神奇器官”,是为了强调在可见形式中揭露生命本质的重要性。结合阿尔托与尼采、瓦格纳等人的观点,雅各伯教授指出:在阿尔托的戏剧理论中,戏剧作为一种至高艺术,其综合性的特质能够产生强烈艺术效果,继而从总体的层面上、具体的形式上展现生命。
紧接着,雅各伯教授重点分析了有关亚里士多德“净化说”与阿尔托“残酷戏剧”功能之间的关系。雅各伯教授推论,阿尔托的确受到亚氏“净化说”的影响,但由于其对传统“净化说”根基中的“摹仿”并不信任,故不提及此层关系。然而,雅各伯教授细分“净化”概念的历代演变之后,又指出阿尔托所言“治愈”实际上实现了对“净化”观念的重新发掘。他解释,“治愈”意指戏剧形式通过一种器官的爆 发或者冲突的投射,将萦绕在内心的残酷性向外释放。他坚信这种拯救性的行为能治愈人们的致命激情,通过戏剧事件,将人性中的深层犯罪冲动中性化,最终使这些冲动走向瘫痪或彻底释放。而且,阿尔托更支持“治愈”以一种即时的认同、心理上的融合形态出现,排除在舞台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实现根本的“去崇高”,这呈现了他的理念与传统“摹仿”说之间的割席状态,自立全新的戏剧观念。
随后,针对阿尔托“残酷戏剧”体系中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众多要素,雅各伯教授聚焦于其强烈的批判性展开阐释。阿尔托对整个戏剧装置都发出了质疑,他废除了传统戏剧中演员、观众、角色的分离机制,以“残酷”对“恐惧”“怜悯”等先有情感形式进行重塑。而雅各伯教授以阿尔托晚期写作中对“自我牺牲”的反讽和深刻断裂作结,指出了阿尔托“残酷戏剧”的不可实行性,以及其思想中有关身体、生命可见性方面存在的永恒悖论性。
讲座尾声,朱全国教授对雅各伯教授的发言作出耙梳,高度肯定了其对阿尔托理论的详细剖析,认为这场讲座有助于听众收获全新解读视野、观望中西方戏剧之间的相互交流关系。在场师生围绕“本雅明‘神圣暴力’理论与阿尔托戏剧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器官’概念”“如何进行‘残酷戏剧’的本质界定与实践”“如何解读阿尔托戏剧观的三种‘身体’视角”等问题展开精彩的思想交流。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董 雯 / 图:许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