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读理趣,掘数求真 —— 记林江泽讲师 “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理念解读、实践分析与数据挖掘” 讲座

       425日晚,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讲师林江泽24103教室带来题为“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理念解读、实践分析与数据挖掘”的讲座。我院教师任居易王倩到场参加部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林江泽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课程素养”和国际上PIRLSPISA项目两个维度切入,系统阐释了阅读素养的界定及其特征,并通过认知和内容的双重视角,揭示了阅读素养的核心内涵。他指出,阅读素养不仅是读者通过文本获取知识的能力,更是参与社会交往、实现审美体验的重要路径,体现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丰富的实践范式中。

 






在实践分析环节,林江泽通过展示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的典型样题,分析了当前阅读素养测评的典型特征和不足之处。他强调,当下教育实践往往过于追求高认知的评价性阅读理解,如果学生缺乏扎实的阅读基础,那么这种做法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此,他提出在试题命制中应当遵“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真实还原学生的阅读思维过程。

针对数据挖掘维度,林江泽通过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联想到现实的教育,引出除文化熏陶与感性体验之外的科学研究。他认为科学的阅读素养研究不仅能诊断教学问题,还能通过阅读素养认知要素与其他要素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与感知世界。



本次讲座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提升语文阅读素养测评的科学性提供了创新性的观点与思路。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项莎翔蔡烁佳/文 李雨琪/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